走访夜访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好方法


陈有育(市区)
  茂名日报报道,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化州市河西街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扎实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走访夜访活动,通过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收集、研判、解决、反馈,促进民诉大化解、民生大改善,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街道各项事业持续焕发出生机活力。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部分指出,我们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扎实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走访夜访活动,既可以关注社情民意,全力化解民忧,又可以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开展走访夜访活动有助于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村里面的垃圾清运不及时、困难群众补助如何申请、村里的“断头路”需要接通、如何学习技能在家里搞养殖……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正是通过“面对面、心贴心”走访夜访发现和了解的,然后认真研究办法并给予解决的。这样,通过走访夜访,全面了解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然后有的放矢一件一件地帮助他们解决,赢得了民心,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威信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开展走访夜访活动有助于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执政为民,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实实在在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高手在民间。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例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乡村振兴的文化振兴问题、农村老人疫苗接种问题等等,作为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遇到这些问题的疑惑和瓶颈,都可以通过走访夜访,到群众中去,主动向群众学习,广开言路,察纳雅言,集思广益,从群众中收获金点子,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与此同时,更利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能力,好好为人民服务。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展走访夜访活动可以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作风。从某种意义来说,开展走访夜访活动也是一种调查。要做好调查,就要遵照毛泽东同志所强调,要“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与此同时,“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这样看来,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务必要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作风,不要自以为是,摆架子,要通过走访夜访,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到群众中去,虚心向群众学习,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开展走访夜访活动正是在践行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