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沙田镇官岭村“兵支书”李家国卸下戎装志不改
乡村路上建新功


兵支书李家国(前一)深入火龙果基地了解情况。通讯员刘育肇摄
■记者张伍通讯员朱祖新刘育肇
本报讯“租用我们村委会的土地进行毛豆种植和采收时,希望能优先聘用我们村委会的村民务工。”迎着烈日,高州市沙田镇官岭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家国带领村“两委”干部与海南绿福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一同在田地里边巡察、边商议土地租赁有关事宜,心心念念的都是村民们的利益。
据悉,官岭村委会下辖8条自然村,总人口超过5000人,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大村”,但由于各种原因,官岭村委会的土地流转基本为零,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们守着“一亩三分地”刨食,日子过得很一般。
2020年底,李家国高票当选为官岭村委会党总支部书记,作为一名曾在部队服役8年,多次荣获优秀士兵、个人三等功等荣誉的“兵支书”,军营的磨炼让他养成了勇敢坚毅、踏实进取的性格。面对刚上任时官岭村经济薄弱、人心涣散的状况,李家国暗下决心,一定发挥军人的优良作风,用一番成绩来回报村民们的信任和期望。
说干就干,李家国第一时间走村串户摸清问题节点,并着手运作土地流转工作。在多方考察及听取意见后,果断谋划引进“海南绿福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租赁该村委会土地,并最大限度地为本村委会村民争取工作机会,既为村民带来租金收入又为村民提供持久的工作机会,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经济发展有了起色,村容村貌也不能落下,李家国紧抓镇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行动开展契机,大力推行党员网格化整治责任制,将各自然村细分为一个个小网格,由党员负责认领落实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压实门前“三包”管护机制,带领村民们一同对各村头巷尾、卫生黑点进行“大整治、大扫除、大清洁”,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村容村貌持续提升。其中,官岭村委会大坡村在镇人居环境整治评比中脱颖而出,获得20万元奖补资金激励,整治工作经验在全镇进行推广。
“这一届的年轻村干部真的给我们村委会带来了新风貌,经常能看到李家国书记带着其他村干部在村道上清理垃圾的场景,他们为我们村委会做了很多实事。”官岭村冯大伯称赞道。
村民们纷纷点赞的背后是李家国及其他村委会干部的辛勤付出。在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持续在经济发展、村容村貌等“面子”上着力的同时,他们还把心思放到了村风民俗、邻里关系提升改善上来,利用一个月时间将村民间的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梳理汇总成,建房争议、田地界至、给水排污、突发损害等四大类问题,并根据各类问题的特征逐一制定摆证据、找证人、讲法规、谈道理、亲朋劝、梳管网、找同点等多种调解手段。成功调解各类纠纷30余起,其中,积怨达20年以上纠纷5起,取得了良好的调解效果,村风民风、邻里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更多精力放到民生工作上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提升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谈到日益提升的各项工作,李家国昂首挺胸,满脸希冀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