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区政协突出专委会专业优势

打造“一委两品”履职品牌


茂南区政协组织委员走进新田坡村开展“党日议事,有你有我”活动。通讯员张丽雯摄

本报记者曾金妍通讯员谭金娣
  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协职能作用,将委员们的智慧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参与重点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今年以来,茂南区政协彰显专委会特色优势,紧贴中心,抓住重点,组织委员融入全区工作大局,有序履职、尽责出力,从“难点”中选题,到“热点”处调研,在“重点”上协商,打造出一个个切口小、定位准的“一委两品”履职品牌,有效推动了专委会“老字号”焕发“新精彩”,开创了政协专委会工作新局面。
  茂南区政协提案法制委充分发挥镇(街)政协联络组作用,认真组织委员积极参与村(社)“党日议事有你有我”活动,促进协商成果转化见实效。如为推进新田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茂南区政协多次与镇(村)干部、政协委员、农业专家、村民等一起召开协商议事会,引进了食用菌种植项目和扩大了罗非鱼养殖规模,利用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出来的集体空闲地打造“五小园”,植树绿化共建“同心林”、修建硬底化道路和修复灌溉渠等,使新田坡的人居环境有了质的提高;“委员说法”作为区政协提案法制委的又一品牌,突出“法制”特点,积极围绕普法执法用法等开展协商议政,同时发挥律师委员作用,组成“送法小分队”,深入村(社区)、学校、企业工厂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茂南区政协经济委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省市区委有关文件精神,打造“服务园区,智惠众企”工作品牌,服务园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走访调研委员所在的多家企业,送服务、送政策上门,听意见、听建议入心。采取听取企业家委员意见建议与区直部门面对面协商相结合、请进来协商与走出去调研相结合、座谈交流与政协智库专家讲座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企业家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加以整理,对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持续深化研究,视情转化为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调研报告,推动企业发展环境优化。
  茂南区政协农业农村委把“守望振兴”“人文茂南委员参与”作为本年度最重要的工作,着力打造有特色、出实效的工作品牌。持续关注“三农”,为政府和农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紧紧围绕守望乡愁、乡村振兴、创文巩卫等工作开展协商议政。围绕“推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题开展专题协商,为区委、区政府推进乡村振兴献计出力;充分发挥农业农村专委会和农业界委员特长,积极开展惠农政策宣传、农技知识培训、产业发展咨询等活动。如今年3月,送种子送技术下乡,不误农时助春耕。5月,又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体系(茂名)联合举办“新农村新农民”农业技术下乡活动,为果树种植户“久旱逢甘露”般送上了保果中的病虫害科学防控技术,被群众称为“及时雨”。6月,组织委员深入社区开展创文巩卫活动,积极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茂南区政协科教文卫体委拓展履职平台,确定了“送医送药送健康”“阳光成长与你同行”工作品牌,组织政协委员赴金秀瑶族自治县开展粤桂医疗协作对接,并为当地群众义诊,送医送药以及开展“守护‘晴’彩世界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围绕群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选取了切口小、意义大的学前教育专题,组织委员到市内、省内开展专题调研和专题考察,对茂南学前教育发展进行了很详细、很全面的协商议政,把提出的“金点子”、发出的“好声音”,汇总提炼提交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受到各方一致好评。
  茂南区政协三胞联络和文史委抓联谊、造品牌、聚合力,积极探索创建“文润茂南”“心手相连”工作品牌,围绕茂南历史文化的挖掘、传承,利用开展协商议政,组织委员参与《茂南年鉴》等文史资料书籍撰稿,开展传统文化进村居、进校园、进机关等活动;举办“委员沙龙”,在轻松、宽容、民主的氛围中组织委员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民生和经济发展,充分体现人民政协有事好商量的特点和优势;组织委员开展社会各界人士联络联谊等活动,对外联谊方式和渠道不断丰富,紧紧把港澳台侨界人士团结在区委周围。
  如今,“一委两品”已成为茂南区政协上下一致的工作共识,“党日议事 有你有我”“委员说法”“新农村新农民”“人文茂南委员参与”“送医送药送健康”“阳光成长与你同行”“文润茂南”“心手相连”“服务园区,智惠众企”……茂南区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突出专业优势打造的“一委两品”特色品牌正逐步成型,正不断发挥效用,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