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县域发展为目标大抓交通建设
化州构建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

最近建成通车的化州国道G207线广海路。通讯员陈国强摄
■记者梁雪玲通讯员陈国强
本报讯近年来,化州市紧紧抓住交通强省建设和抢抓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的机遇,围绕建设群众满意交通的发展目标,持续加大交通管理建设力度,聚焦“四好农村路”建设,强化交通运输领域管理,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初步构建起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建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以服务化州县域发展为目标,把交通工程作为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大事来抓,着力补短板、惠民生、打基础、促发展:近年来,累计完成“四好农村路”畅返不畅、窄路面拓宽1887公里,危桥改造项目32座,生命安全防护工程726.67公里,实现全市1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硬底化公路全覆盖,为化州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开通63条行政村客运班车、建设候车亭19个、实现全市行政村100%通客运班车;争资立项,投资3600万元对通往“红色”村柑村的乡道545线公路,按双向两车道三级公路标准规划建设路基宽度为8米的“四好农村路”,用实际行动护红色村发展;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和实施“路长制”,有效打通农村公路管理“最后一公里”。
强化交通运输领域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以助力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及路域环境整治工作为契机,集中开展全市非法网约车与出租“黑车”、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及货物扬洒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建设3个治超非现场执法检测点,会同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危险货物运输、非营运客车从事客运经营、违规驾培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客运站场等流动人员聚集场所危爆物品、管制刀具等重点物品的安检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大资金投入,投放公益性广告牌30余块,清洁公交及农村客运站亭156个,修补更新破旧、损坏站牌及指示标志158块,为群众打造一个安全、便捷、温馨的出行环境。
畅通全域路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以《化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化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为导向,持续加大交通建设力度,聚焦新建骨干路、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提升老化路、外延市政路,初步构建起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一是建成一批重点公路项目,投入资金71.63亿元完成汕湛高速等多个重点项目建成,修建总里程1340公里,“四好农村路”任务全面完成。二是在建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案例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沈海高速“四改八”及机场北互通连接线等7个在建重大交通公路项目项建设(总投资39亿元),举全市之力畅通交通大动脉。三是一批重大项目即将动工建设,在完成工程招标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今年下半年将动工建设广西北流(粤桂界)至化州高速公路等6个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15亿元。四是谋划一批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推进国道G207线北移和国道G325线南移等多个重大交通项目,不断提升交通通达深度和市民通行品质;正在抓紧谋划广西北流(粤桂界)至化州高速公路延长线等8个重大交通项目,致力推动已纳入省“十四五”规划的化北高速建设,打通南北大动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谋划启动建设深南高速,畅通融湾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