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冼夫人廉洁精神与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征文选登
冼夫人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贡献和当今启示(四)
黄伟宗 戴国伟
六、冼夫人文化的当今启示
(一)冼夫人“好心”精神,体现着冼夫人“团结进步”“大一统”的思想。“大一统”思想体现着中华民族先民处理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最高智慧,其思想内涵与先民的实践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以“大一统”政治秩序为核心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先民智慧的结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力弘扬冼夫人的“好心”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一致。
(二)冼夫人的“和合”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概括时指出要“尚和合”的精神相一致。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与首要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时代精神与生命智慧,是中华心、民族魂的体现,是当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合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稍后《管子•幼官》《墨子•尚同上》都讲和合。和合的现代意义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间的和谐。“尚和合”所尚者最重要的,一是和达共赢的发展观。《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达共赢是天下普遍通达的道路。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已成为像“太极图”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人类才能共同绘出文明、幸福、美好璀璨的画来。二是和心中节的心灵观。唯有做到知足知止知觉三知,才能过财、色、权三关;唯有积善集义而养心,中和求放心,孔颜之乐而乐道,才能营造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是和爱公正的道德观。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间关系原则的总和。其宗旨和价值目标是和合。四是和处合作的国际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协和万邦”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指导自身行为和化解国家、民族、种族、宗教之间冲突的原则;以“和而不同”原则与世界各国家、民族、地区、联盟、宗教和平共处;以亲、诚、惠、容深化与周边国家互利合作;以“和衷共济”原则与世界各国家、民族包容互鉴、互利共赢、互信安全、合作发展,以维护世界和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有和平环境才能发展,动乱战争只能是破坏倒退;合作共赢才能发展,对抗、冲突是破坏发展,导致落后危机。《全局博略》公众号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宏大的战略。我们输出资本技术帮助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开矿修路,带领更多贫穷落后的国家走向共同富裕。我们把这一切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对西方自由经济体系,“一带一路”所追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更公平、更有生命力的人类发展的解决方案,将成为全人类发展的更高模式。这也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崛起之路。“一带一路倡议”体现着当今世界就是需要“和合”。冼夫人和合岭南各族,主动融入并全力推动当时的融合、统一潮流,她是中国历史上“尚和合”的典范。
(三)冼夫人“好心”文化精神是历史上处理民族分裂问题的法宝,对当今世界具有现实意义。世界问题就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是当前世界的尖锐问题。面对当前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而进行的挑拨离间,我们用冼夫人“好心”精神这法宝去积极应对,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的重要论述精神。
(四)冼夫人是百越族的后人(俚人),茂名是冼夫人的根据地。现在世界上中国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的文化也在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的,而“文化自信”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传统文化是由各个地方、各个民族本身的文化发挥出来,因此,茂名要旗帜鲜明地打造岭南百越祖地文化,擦亮“百越祖地”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品牌,以增强茂名的文化自信。
(五)冼夫人是岭南土著百越族和冼夫人文化遗产及精神传承的标志;开创了少数民族为维护民族和合与国家统一的文化精神和光荣传统;是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光辉典范;是民族和好的典范;是古今海洋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辉形象。对岭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开创并传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光荣传统,树立了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光辉典范。正史《隋书》记述了岭南百姓在南朝陈代奉冼夫人为“圣母”,望她保境安民。多年以前冼夫人已被周恩来总理尊称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是千年以来一直被历代人们顶礼膜拜的光辉形象,是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的“岭南圣母”。冼夫人的文化精神,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后仍然具有重大和持久的意义。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擦亮“岭南圣母”的文化根基和品牌。
(六)冼夫人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同时其文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从遗物来说,它是齐备的,冼庙包括里面的档案都是齐备的;另外,冼夫人在海外的影响也有,如今尚有冼夫人文化遗存的马来西亚,正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项伟大战略的途经之地。据不完全统计,迄今纪念冼夫人的庙宇遍布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逾千座,冼夫人文化已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遗存。要以新的时代认识高度研究开发冼夫人文化,要以新的时代需要高度研究开发冼夫人文化。并争取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或世界记忆遗产。
(七)以“天时、地利、人和”理念开拓冼越(冼夫人、百越族、俚人)文化研究领域。所谓“天时”,是指时代精神、时代的气息和发展需要。冼夫人的“四个和合”精神是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的思想核心,其实是百越族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她在南北朝至隋朝时代将这种精神发展到高峰,传扬全国和海外。同时,这种精神与传统中华文化和道德观念一致,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尤其是民族统一、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要求一致。所以,将冼夫人文化与古越文化和合研究开发,很合“天时”。所谓“地利”,是指地域的特点和发展优势。百越族主要沿珠江水系流域栖息开发。冼夫人所属的俚族自秦汉于百越族分化出后仍保持族群文化较完整并发展到海外,兼之冼夫人在梁、陈、隋三代的卓越贡献而将其推向了高峰。所以,至今在我国及东南亚国家有其大量文化遗存和后裔承传。这个地域上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说明将冼越文化和合研究开发,既是对冼夫人文化之还原和扩展,又是对百越文化的复苏和新的开拓,特别是将已经升华为一种信仰和崇拜文化的冼夫人,和合于地域文化之中研究开发,既有利于利用并同时更发挥出地域的特点和优势,即根植并发挥“地利”。所谓“人和”,在这里具体是族群民系之和力与和气,主要是指族群的影响力、承传力之力和气。根据当前冼越文化和合研究开发的状况,若能将其与百越族及其后裔文化、并将冼越两者在省内外、海内外,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遗存和后裔文化和合研究开发,“人和”之力和气就大更广。如果加之采取组建“互联网”、后裔联谊会、旅游线等方式,密切并持续所有冼越文化遗存点与后裔群体的合作交流,其“人和”的伸张力与持续力就更强更深、更有生命力。以上说法是我们提出开拓冼越文化领域,以及提出组建“冼越族人后裔联谊会”“冼越文化研究会”,创建“冼越文化博览城”,举办“冼越文化节”,编撰“冼越文化书系”等具体建议的理由。将冼越文化研究开发与过去冼夫人或百越文化研究开发的成果和合,对于百越文化具有复苏重生的意义;对冼夫人文化研究开发而言,则具有扩大深化的作用;对于两广和岭南(珠江)文化研究开发而言,则具有填补族群(岭南最早土著百越族)和江河(珠江流域南江水网)文化学术空白的意义。总体而言,是道路宽广、大有可为的。
(八)若要更深入地研究好冼越文化,一是要族系地域化:冼夫人是处在南北朝的梁、陈时代,当时的年代是整个华南。所以研究冼越文化地域化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茂名是祖地;另一方面,包括整个广东、广西、海南三省。二是要族史学术化:在冼越族史研究中,把考察报告形成为学术报告,通过召开学术论坛,结集出书。应该注意的是,要将其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面,特别是南北朝冼越文化里面所起的统一作用,由历史专家论证,进而写入历史。三是要族论体系化:族论就是族的理论,把冼越民族史确立为一个理论,变成一个体系。想办法搞出一套冼越文化学术丛书,由珠江文化学会和中大出版社出版,变成一个系列,就像珠江文库,搞个巨型著作出来,既是历史同时又是理论。四是要族心群众化:要根据冼夫人的历史行动来具体诠释其“好心”内容,将具体内容变成百越族的特色文化、变成百越族文化的遗存,让人们知道冼夫人总的精神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好心”。五是要族群国际化:一方面,明确冼夫人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这是冼夫人文化国际化的方面;另一方面,就如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时指出的:“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也体现着世界的和,体现了中国的世界胸怀。这也是冼夫人文化国际化的方面。通过这“五化”将冼越文化重新好好打造。(完)
(作者黄伟宗系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著名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文化学者。2022年3月获第三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作者戴国伟系茂名市俚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