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扬镇推进河长制 改善水环境


■记者文华春通讯员黎镇宁董天忠
  本报讯走进化州市播扬镇沿江路,河岸杨柳依依,桥下流水潺潺,处处暖风轻拂,播扬河绿道风光带人水和谐的景象跃然眼前,这是该镇推行河长制、改善水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党委始终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维护河湖生态健康为目标,以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为重点,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确保全镇经济发展同时河湖环境得到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体系“清晰化”。按照“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该镇严格落实“河长制”责任情况,现设立镇级总河长1人,分别由镇领导担任;设立村级河长15人,分别由15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下设镇河长办处理日常工作。
  严格落实责任,机制“明确化”。根据茂名市河湖名录要求,播扬镇建立健全镇、村两级河长体系,实现辖区内河流全覆盖,镇级班子领导纳入为镇级河长,村党支部书记全部纳入为村级河长。根据河长工作要求,制订了《播扬镇河长制督查制度》、《播扬镇河长制会议制度》、《播扬镇河长制巡查制度》等工作制度。
  强化污水治理,治理“联合化”。明确防治目标和任务,实行水陆统筹,强化联防联控,加强综合治理和入河污染源排查,优化入河排污口布局,以企业、城镇生活、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污染防治为重点,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镇污水处理厂,现已投入试运行,日处理圩镇污水量约300吨,保障了圩镇1.5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处理需要,实现圩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推动智能管理,巡河“信息化”。充分利用手机掌上河湖APP,将镇域河道及小微水体信息、河长信息全部纳入大数据云管理,实现巡河轨迹实时化、巡河日志电子化、巡河记录可追溯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及时整改落实巡河发现反馈风险隐患,有力有效推动各级河长责任落到实处。
  为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该镇推动河长制工作长效化、常态化,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力有为”转变,夯实生态本底,守护碧水清流,让三江六岸雏形初显:2022年上半年播扬镇清理河道长度约20.6公里,清洁水域面积约21万平方米,清理水面漂浮物约20吨,投入清理保洁资金大约20.5万元。
  “以前这里的水又脏又臭,两岸到处是垃圾,经过治理,这里的水变干净了,两岸风景也变得越来越好,现在我们附近的群众都喜欢过来这里散步”在化州市播扬镇沿江路旁散步的村民王晓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