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防疫故事
与时间赛跑 为转运加速
——讲述茂名市“0708”新冠肺炎应急转运和隔离工作专班背后的故事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莹莹
“新一批需转运密接人员信息已推送,请准备好车辆。”“转运司机已出发,请通知待转运人员提前做好上车准备”……在转运和隔离工作组集中办公点,电话沟通的声音、键盘的敲打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一群群忙碌的人丝毫察觉不到一天的变化,为了确保隔离人员精准到位,他们已经昼夜奋战了8天。
从清晨坚守到半夜,24小时待命,与流调专班、社区管控、司机等提前联系,规划转运路线……这是转运和隔离工作组这段时间每天都必须处理的工作。一件件看似简单的转运工作,却容不得任何疏忽,因为每一个环节的失误,每一个细节的忽略,都可能引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转运和隔离工作组转运小组长陈钦杰说:“晚一分钟,就有多一分钟的危险,我们必须与时间拼速度,及时转运密接人员,阻断传染链条,尽快清零社会面存量。”
闻令而动,与时间赛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7月8日我市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在当日下午5时左右,转运和隔离工作组已进入战时状态,着手部署应急储备运力,全体工作人员集中驻点,及时进入角色。
隔离转运工作时间紧、任务急、责任重、风险高,工作到凌晨已是常态。他们从8号到现在都没回家休息过,实在熬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休息一会,电话一响马上又投入到工作中,但没有人叫苦叫累,“不清零不休息”“日清日结、动态清零”是他们的郑重承诺。
饭点已过,陈钦杰揉了揉胀痛的脖颈,这才有空打开盒饭一边吃一边接受记者采访,“在转运工作中,所有环节要做到无缝衔接,从收到隔离人员名单到确定隔离地点到派车转运,我们都要在第一时间完成闭环转运,全力保障转运人员闭环、安全、顺利。”陈钦杰说,每次会根据待转运人员居住地分布情况,合理规划线路,引导转运专车快速、高效转运。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与车队沟通协调,连续4天3夜基本没有休息。因为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和接打电话,他的双眼十分酸涩,喉咙已经沙哑,但都没有时间休息片刻。
“转运隔离”看似很轻松,但背后的艰辛却不为人知。专班每人每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从核对转运人员名单到和社区干部沟通,从行车路线规划到安排车辆……“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一份责任。”
已是凌晨4点多,专班办公点还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丝毫没有疲倦地忙碌着,有的在接打电话,有的在跟踪运行车辆,有的在核实转运人员名单……
冲锋在前,与病毒作战
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机关头顶得上。在疫情吃紧的紧要关头,转运和隔离工作组争分夺秒快速高效地做好人员转运工作,确保重点人员“应隔尽隔”“应快尽快”。在工作群上,每个时间段都有转运任务下达,“任务收到”“转运已安排”,不管几点几分,这样的工作场景总是在发生。
“转运高峰时,我们曾经一趟来回十几个小时,凌晨出车已是家常便饭。”转运车司机是最早接触密接者的人,也是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最高的人群之一,但他们毫无怨言,每次电话一响,他们就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市交投集团长运分公司具体承担政府指令应急车辆调度任务,副经理陈春光谈起转运工作时几度哽咽。他告诉记者,由于闭环管理和个人防护需要,司机师傅们已经多日未能回家,每天至少有10个小时在车上,饭不能及时吃,觉不能按时睡,家里的妻儿老小也照顾不上。“他们从来没有准点吃过一次饭,经常工作结束后饭菜都凉了,穿上防护服后不好上厕所,他们连水都不敢喝,这么热的天气真的很辛苦,脱下防护服后全身都湿透了。”陈春光说起转运车司机们满是心疼。
转运通知就是命令,司机们在检查确认防护到位后,迅速赶到目的地,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都始终坚守在岗位上。有时接送过程中,遇到个别群众不理解工作而埋怨、指责,他们只能耐心地解释,尽最大努力劝说其按照防疫要求配合工作。
截止7月14日24时,累计调度各类应急转运车辆772车次,其中大巴356车次、中巴228车次、大货车45车次、厢式货车(皮卡)80车次、的士63次;累计已转运重点人员、医务工作者、志愿者8962人。
前行的背影,忙碌而充实;奔波的脚步,匆忙而坚定。争分夺秒、夜以继日,专班全体工作人员扎实勤勉、务实高效,他们的声音沙哑了、眼睛熬红了,但他们始终一往无前,守好转运隔离信息“前哨站”,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默默地承受和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