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领导昨做客在线访谈时透露

我市已改建智慧路外公共停车场14个


■记者谢力忠
  本报讯昨天上午,茂名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何江同志做客茂名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围绕“实行路内停车泊位智能化管理试点项目收费管理,推进茂名市智慧停车工作迈向新台阶”这一主题,与网民互动交流。
  何江表示,近年来,“停车难”问题一直是我市市民比较关注的城市管理热点问题之一,市委、市政府一直对此也极为重视。为缓解我市中心城区停车难的问题,2015年,市国资委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对我市机动车停车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缓解“停车难”的建议供市政府参考。2016年,市政府印发《茂名市公共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规划实施方案》,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分工,同时明确了市交投集团属下的停车经营服务有限公司为我市公共停车场的经营管理单位,逐步推进停车基础建设和智能化建设工作。
  自2016年以来,市交投停车公司坚持以“利民便民”的原则,先后建设了我市首批路内停车泊位7115个;改建了智慧路外公共停车场14个,开启了我市路外公共停车场的智慧停车新模式,有效提高了停车场的使用率和周转率,得到了市民的认同。2021年,为进一步规范停车管理,市政府把人民医院及周边道路作为规范我市停车管理的“小切口”,在2021年10月印发《茂名市人民医院及周边停车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选取了市民反映停车难较强烈的市人民医院周边5条路段,共计525个路内停车泊位作为试点,正式开启了我市路内停车泊位的智能化建设工作。
  试点项目在今年4月15日启动了试运营,并免费提供给市民体验,5月16日正式实施收费管理。根据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的数据显示,自实施智能化收费管理以来,试点路段的停车泊位周转率得到较好的提升,周转数从原来日均低于2车次提升到日均7车次以上,长期停放在车位内的“僵尸车”有所减少,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访谈中,有网友提问,路内停车位只可以免费停放30分钟是不是太短时间了?何江表示,实行停车计时收费管理,主要目的还是引导车主“短停快走”,避免机动车长时间占用停车位。30分钟的免费停放时间是基本可以解决车辆临时停放、上落客等短时停车需要的,过长的免费停放时间不利于公共停车资源的合理使用。目前我省各地现有的路内停车泊位收费标准的免费停放时长均不超过30分钟。
  有网友问,如果车辆在收费的车位内被盗、被损怎么办?何江表示,路内停车泊位是基于城市管理的需求,利用城市道路公共资源划定的,收取的是车位占用费,只提供车辆停放,不提供车辆看管服务的。所以,呼吁市民朋友把车辆停好后,务必及时拉紧手刹,关闭车窗,锁好车门,带走贵重物品,自行做好车辆的安全防盗工作。如果车辆在停放期间遇到损坏或丢失的,车主可报警处理,经营管理单位也会积极提供必要的协助。
  有网友询问,对不缴费的车主会有什么措施。何江表示,在日常管理中,经营管理单位会定期统计欠费车辆,对长时间不缴费的车主将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提醒和催缴。若出现屡催不缴、欠费金额较高的情况,经营管理单位会通过法律诉讼的途径进行追缴,对判决生效仍未履行清缴义务的车主,将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推行智慧停车项目的目的并不是收费,而是希望合理利用价格杠杆,通过停车智能化管理,引导市民科学、合理地利用公共停车位,提高公共停车资源的使用率和周转率,避免个人长期占用公共资源的不合理现象。智慧停车项目所收的费用一律纳入国资经营预算管理,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将用于公共停车设施的建设、管理和日常维护等。
  有一位网友反映,6月2日在人民南路停车,停车结束后却出现了3个账单。何江解释说,单次停车却出现多个账单,主要是由于车辆在停放期间,偶尔有其他车辆乱停乱放,出现感应器被临时遮挡的情况,从而导致了计费不准确。一般情况下,现场巡检人员如果发现感应器被遮挡,会及时通知后台管理员更正账单。如果确实是因为计费不准确而产生了异常停车账单,市民朋友可登陆“茂名泊车”微信公众号进行账单申诉,后台管理员会及时进行回复处理。市民朋友也可以直接拨打经营管理单位的24小时客服热线0668-2101111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