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从爱出发 重塑学困生健康人格

茂名市电白区笫一小学 梁婵柳


  内容摘要:“爱心是根,育人为本”,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作为每一个教师,对待学困生,要懂得从爱出发,以爱作为根本,对待学生要善于用自己真诚的爱去感化,用无私的爱去包容,用博大的心去教育。对学困生予以积极的尊重和理解,引导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努力帮助每一个学困生走出自己心灵的困惑,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学困生 爱心 健康人生观
  对一个表现优秀的学生来说,往往上进心强,喜爱学习,对生活充满热爱,有强烈的责任心等。但是学困生,多体现出缺乏自信,悲观消极,逃避学习,喜欢闹事等。一些教师也埋怨,学困生难教,学困生学习差,品德差,成绩落后,往往采用歧视的目光。这些看法都是不对的。学困生固然难教,转化过程也是艰辛的,但是只要我们教师不懈努力,一定可以成功转变学困生,同样也能让他们提高上来。
  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懂得对儿童付出无私的爱。”可见,教师无私的爱是多么重要啊!所以说,没有爱,哪有教育;没有爱,哪有孩子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工作也就没有了价值和意义。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爱是师德的核心和本质,以爱为基础和前提,这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
  师爱就是老师要用博大的爱去关怀学生,感化学生,指引学生走上成长的道路。因为,真正的师爱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是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我们只有发自肺腑地关心爱护学生,正确对待、宽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才能真正与学生沟通,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才能塑造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才能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在消极、困惑中走出来,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结合本人的一些经验,我浅谈以下一些做法。
  一、用纯洁的爱,去了解学困生的心态
  我们知道,要正确、清晰、真实地反映出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一盆清净的水,而不是一盆浑浊的水;因此,要正确了解把握学困生的心态,教师应当抱着一份纯洁的爱。
  现实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有一个看法:那就是一提到那些学困生,无不摇头叹息,说他们是“朽木不可雕”。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我们教师们换一个角度,放弃偏见,就会欣喜地发现学困生并非不可救药,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生活、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对学困生的学习态度、目的、爱好、兴趣、心理变化、个性特点、行为品德,以及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研究,采取正面教育方式,及时修正教育方法,约束学困生不良心态的滋生发展。通过用教师纯洁的师德爱来塑造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使学困生领悟到身边的同学、老师都对他的进步寄予很大希望,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使学困生能鼓足勇气,直面现实,转变思想,积极向上。鼓励他们懂得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教师的纯洁的师爱融入他们的心田,去扎根,去发芽。因此,老师抱着纯洁的爱是教育的出发点。
  二、用包容的爱,去呵护学困生的心灵
  面向全体学生,这是贯彻我们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体现,也是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性。因此,爱学生必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即不应当因学生的家庭地位、生活条件不同而不同,不应当因学生的思想表现和学习成绩不同而不同。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对学生的爱不只是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是要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做人的素质,关心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发展,促进各方面发展的和谐性,具有各方面发展的潜能。因此,关心热爱一切学生,还要关心热爱学生的一切。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当具有针对性,不应当是一种不看对象的盲目、抽象的爱,应是针对每个学生具体情况而赋予的具体的爱。在班主管理工作中,杜绝偏爱优生与歧视学困生。我们不仅要爱聪明、健康、学习好的学生,也要爱调皮捣蛋、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教师的爱应该是无私的!
  教师在对待“学困生”问题上要以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进行转化教育工作,不嫌弃、不歧视;多表扬,少批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坚决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还要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潜能和“闪光点,只有这样,转变学困生就不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比如我们班里有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他学习不好,成绩落后。在对他的教育转化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耐心,没有无私的爱,怎么能转变他呢?如果在课堂上,别的同学回答很难的问题他只要站起来就可以得到掌声,这样就能使他的眼里充满了喜悦和自信。
  爱是一种纯洁的感情,它不是靠强制,更不是靠利诱培养起来的。只要我们爱学困生与爱优生一样,并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也可以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功,并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和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就能成功感化他们的心灵,从而得到真正转变。
  三、用诚挚的爱,去感化学困生的心灵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因为,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教师只要真诚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就可以达到的境界,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我们知道,在班级里,在学习方面有一些表现好的孩子。在老师和学生的眼里,他们都是优等生,老师宠着,同学敬着,在他们的周围只有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可我觉得,如果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话,他们将来遇到困难时就不能承受得了,也可能会变成学困生。所以,我在必要的时候,也会适当的批评教育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错的时候,应极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更完美。例如:我们班有个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别的同学进行交流,独来独往的,我于是找她进行谈话,才知道她是害怕其他同学看不起她,甚至会嘲笑她。经过和我谈话之后,我给予她信心鼓励,她终于敢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和玩耍,成绩也进步了。
  爱可以使学生充满信心,积极上进,不断进步;爱可以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所以,只有教师用诚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打动学生,教育好学生。
  四、用博大的爱,去培育学困生的心灵
  大海能容纳万物,是因为有博大的胸怀。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个有心人,用博大的爱,浇灌学困生的心灵。
  有这样一个现象:老师正与同事谈趣正浓时,有学生进办公室,要向老师报告,而学生刚刚说了只言片语,教师就极不耐烦地叫学生离开。教师这样粗鲁地对待学生,就没有顾及学生的内心情感,更没有想学生之所想了,能换取学生的爱戴吗?这样能与学生心心相印吗?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下的话,那么就会体验到学生的无助。
  师生之间的沟通,要以爱为前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到学困生的感情。这样才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有效沟通。我班有这样一个调皮学生,散漫成性,懒惰成习,经常违规乱纪,惹是生非。过去带班的老师都不让他参加任何校内外的活动。因此他也产生了逆反心理,反而以更多的犯错表现来对抗老师。这个时候,我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后,从一 开始,就用包容的爱心的方法处理。第一次我与他见面时,我倒了一杯热腾腾的开水给他,用温和的语气与他交谈,让他体会老师对他的真心和关心。慢慢的,这位学生很喜欢与我沟通,有时间一下课就找我谈心交流。慢慢地,他心境开朗了,恶习也改了,并能在班集体活动中积极表现,不再与同学和老师对立,甚至以自己良好的行动来回报学校和老师,成为学校转化教育好例子。
  所以说,我们教师要肩负起自己的神圣担当与责任。对于学困生,我们要坚持用爱心去了解他们,用爱心去启迪他们,用爱心去浇灌他们,塑造他们健康的人品,让他们在健康茁壮成长,从而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