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再大也吹不动我们的责任”

本报记者邓晖晖王霞通讯员曹华区


  7月2-3日,今年第三号台风“暹芭”正面袭击我市,台风夹杂着特大暴雨突如其来。面对严峻汛情,茂南区公馆镇全体党员干部亲临一线,与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并肩作战,以实际行动在防汛救灾中彰显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受灾群众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为打好防汛抢险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镇抢险队员作风顽强,不畏艰险,演绎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抗击台风、防汛故事,赢得了该镇群众的广泛赞誉。
  公馆镇河流交汇,鱼塘遍布,低洼地多,防汛工作任务艰巨。该镇党委书记罗汝章作为全镇防汛抢险指挥长,第一时间把各项防汛责任落实到人,台风到来之前就未雨绸缪,对全镇所有的河道、山塘水库进行了清障清淤和疏通,对全镇所有的河坝、河堤进行了加固修整,对部分有隐患地段进行安全维护。
  面对强台风“暹芭”的正面袭击,面对台风带来的严峻汛情,在镇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各驻村组对全镇易造成地质灾害的地段和危房险房逐村、逐组、逐户进行了排查,把所涉及到安全的人员全部转出,并积极筹备和落实车辆、麻袋、铁锹等防汛物资,全镇成立由82名民兵组成的抢险队伍,制定河道防汛避险方案,设立村级防汛报警员,建立了镇、村、组三级防汛值班预警监测制度,落实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做到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民兵抢险队伍的身影。
  该镇全力以赴确保群众的安全,做到路通、水通、电通、信号通,全力以赴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处住,特别是要着重安排好房屋受损、粮食受浸、受灾严重的群众的生产生活。面对灾情,该镇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体现到了细微之处,把防汛救灾中的责任落到实处。支部作堡垒,党员是旗帜,领导作表率,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领导干部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全镇干部第一时间下到各自挂点的村委会,开展防汛工作。
  每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公馆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金海在危险地段靠前指挥,身先士卒,带领社区全体党员干部日夜不辍,并肩奋战,始终坚持在防汛抢险第一线。“书记,我在这间屋子住了几十年了,什么大风大雨没经历过?比这还大的台风都没有塌下来,我不走。”面对独居老人谢姨淡薄的安全意识,王金海苦口婆心,边哄边搀扶,最终将老人家转移至安全地方避险。
  “风雨再大也吹不动我们的责任!”王金海说。路树倒下了,他及时出现;下水道堵塞了,他及时处理;汽车熄火阻塞交通了,他冒着狂风暴雨亲自推车;独居老人的房屋突然漏雨了,他立即过去处理……头上是倾盆大雨,脚下是浑浊的雨水,这位退役军人出身的党支部书记,尽管身上穿着雨衣,而在狂风暴雨中全身上下简直成了“落汤鸡”。哪里有险情,王金海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身上的衣服湿了,被体温烘干,再淋湿,就这样不知道干湿了多少回。被雨水淋透的衣服、沾满黄泥的胶鞋、满脸的疲倦,恰恰彰显了军人不褪的本色,印证了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爱——王金海用实际行动给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作了一个最好的诠释。
  雨暴风狂,挡不住冲锋在前、防汛抢险的脚步:靠前指挥,体现出党员干部吃苦在先、战胜灾害的意志。正是这种不畏狂风暴雨、不惜生命、不分昼夜、心系群众的忠诚守护,才保证了受灾群众能够转危为安;也正是有基层党组织牢固的责任和大局意识,公馆镇未雨绸缪,措施到位,才防患于未然、化险为夷。该镇全体党员干部、抢险人员用自己的身躯,为老百姓筑起了一道坚实安全的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