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

品味端午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


■记者潘雪梅
  本报讯“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粽子飘香,古风流长。在前天的端午节,许多市民在家里动手包粽子、制作香囊,体会端午节的民间习俗,了解和讲述有关端午节的典故,传承端午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前天早上,市民张先生带领兄弟姐妹全家欢聚一堂包粽子。张先生首先向孩子们讲述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通过讲解,孩子们对端午节有了更深的认识,传统文化悄然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接着大家围在一起,有说有笑,折粽叶、放馅料、扎口子、捆绳子……晶莹剔透的糯米和芳香四溢的粽子叶在大家的手中变成一个个满载祝福的“幸福粽”“快乐粽”。
  端午节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端午节系五彩绳、佩戴香囊有保护儿童健康吉祥之意,会带来一年的好运。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家在端午节年年都要煮上一大锅由艾草和香叶等药材调配的药汤,用来给小孩子洗澡,祈愿孩子祛除百病、身体健康。同时,还会给孩子制作香囊,向孩子讲述佩戴香囊的含义和制作香囊的步骤。孩子们都饶有兴趣参与其中,丝丝线线缠绕出端午安康的美满寓意。一个个小香囊,一串串五彩绳,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之物,却寄托着吉祥安康的美好愿望,也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温情。
  刚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岚则穿上妈妈买的新汉服,在爸爸的鼓励下以快板形式展示了《端午童谣》,并诵读了赞颂屈原的经典诗歌,充分感受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领悟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其实,无论是刚出锅的美味粽子,还是香气四溢的艾蒿、香囊,五色斑斓的彩绳,都承载着市民“端午安康”的祈愿。端午节的意义,因为它们而更加丰富多彩。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体会着传统节日的快乐与文明,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