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 对接需求 创新办学

化州市鉴江司法职业学校致力创建省级重点中职名校


■记者文华春
  本报讯近年来,化州市鉴江司法职业学校紧紧围绕“法律类民办中职学校”这个定位,紧密与社会行业需求对接,创新办学模式,致力创建省级重点中职名校。在培训方式上实行“文武并举”,致力培养“文能办案做事,武能追凶擒敌”的高素质中等警务职业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的良好评价和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专业设置 对接社会
  当前,我国政法系统及特勤、安保行业急需大量的应用型法律中职人才,对警务人员及涉法岗位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需求从“量”向“质、量”并重转变。为实现与社会行业的紧密对接,该校开设了特警和司法警察两个专业。办校以来,已为政法部门和大型安保企业培养了近2万名优秀法律中职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现学校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同类中职学校中,在办学规模、毕业生素质和专业技能、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首薪待遇等多方面的指标均名列前茅,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同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教学创新 模拟演练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该校开设的法律专业课程之一,为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学校领导和化州市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法律科组教研室组织学警赴化州市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的审判现场观摩学习。同时学校举办了“刑事模拟法庭”的演练,巩固学生的法律专业知识,同时也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把《刑事诉讼法》的课堂教学搬上了“法庭”,对学校的法律课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学生们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了对法律公平、正义、权威的信仰。
  通过观摩学习活动,学警们切身见识了庄严、肃穆的刑事审判现场,直观地了解了严谨的审判程序,大大提升了自身法律知识素养,为以后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学校通过举办民事和刑事模拟课堂的形式,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走出教室,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名师工程 扎实推进
  该校坚持“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围绕专业建设实施要素,着力完善专业建设管理机制,从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茂名开放大学以及涉法工作部门邀请了11位教授、专家,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组织专家会议,主动征询专家意见,建立了常态化、可持续的自我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结合实际需求适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形成了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修订,为实现培养高素质法律中职人才的目标提供机制保障。学校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学校先后派送教师参加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培训,并常态化在本校组织师资培训,实施名师工程。学校70多名警体课教官全部从武警退役士官中择优聘任,法律专业课也吸收了多名具有多年律师工作经验的教师,保证了师资队伍的质量,也保证了学校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