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基的爱国情怀


■梁九光
  朱振基先生(1877~1951)是茂名金塘白土人士,是清末民国年间的文化硕儒和精通诗词的书法大家。青年时他上京考取进士,专注教育及文学创作和研修工作。先生怀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一生创作了不少诗文佳作和书法精品,为世人所传颂。
  朱振基一九一三年作《颂美律句四章》,首唱“东南神物出人间,磨洗龙纹认点斑……”热情赞颂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一九三四年,时任省立第九中学校长梁麟委托学校国文教员朱振基为《省立第九中学同学录》作《序》。朱振基在《序》中揭露国民党独裁政治的黑暗,倡导学生毕业后要“除残去秽”“雷霆走锐,挽正乾坤”,救国救亡。抗战之初,朱振基作《抗日战争偶作》激昂高唱:“四弦莫调家山破,惹起英雄泪数行”以唤醒高城人民的抗日斗志。朱在湛江当塾师时,得知儿子朱广幪又将上抗日前线,旋即作诗《酷暑》一首寄子。诗中有“父老居夷忧丧乱,儿童作战识歌讴”句,鼓励其子抗战到底。朱广幪曾参加淞沪战役,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连中三弹,负伤仍坚持指挥作战。后率部驻守广州,用机枪击落日寇战机一架,获民国嘉禾勋章。
  朱振基一生,不但在文化教育上颇有建树,也是一个民主爱国人士。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告老还乡后,受其三位联系最密切的得意门生梁昌东、程功和刘乙堃进步思想的直接影响,他像白土其他革命群众一样,以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支持梁昌东的革命活动。这一点,在梁、程、刘三人离休后商定的、并由刘执笔写成的《朱觉斯先生传》中有明确纪述:“先生对共产党早有拥护之心。党人罗赞元曾危急避难其家,先生秘密护送,使其安返信宜。梁昌东也多次受其庇护和鼓励……”拥护共产党革故鼎新,这是他人生的最大最深刻的转变。
  梁昌东、程功、刘乙堃三人为了表达对老师朱振基的怀念之情,在离休后把收集到的老师遗作整理转交有关部门收藏研究。一九八五年,茂名市政协、高州市政协文史部门联合出版了《朱振基墨迹》一册。二0 一七年,《茂名文苑》增刊出版《朱振基文选注释》一册。二0一三年,茂名文史学者、茂名市文联调研员朱仁中先生编著出版的茂名革命史述著《白土,茂名的“西柏坡”》一书收入了朱振基有关史料。二0二0年,茂名市朱熹研究会又出版了朱仁中先生的专著《朱振基的文化传奇》。二0二0年,茂名朱氏宗亲理事会在茂名白土村为朱振基建立了新诗碑作纪念,为后世传承诗书礼仪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