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做好“三个融合”


特约评论员姜桂义
  近年来,我市坚持“农业优势不能丢”,推动农业由“大”向“强”转型发展,成为全省首个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地级市。今年,我市农业以“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为抓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优质高效发展、持续做大做强。我市主要从农业加工、品牌创建、产品出口等方面对农业产业给予扶持,培育百亿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让农业成为茂名靓丽的城市名片。这些举措将为我市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动力,为农民增收带来极大的机遇。蓝图已经绘就,如何加大落实力度,将蓝图变成施工图,就需要各级各单位狠抓产业发展不动摇,坚持产业优先,努力实现茂名由农业大市变成农业强市。
  乡村振兴要与农业产业化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振兴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村富裕了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如今,茂名农业产业化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和品牌影响力还有待加强。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龙头企业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地位,进一步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要发挥好农业龙头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效率和市场营销能力,带动其他主体共同发展,将产业链各主体打造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促进各类主体融合共生,实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要与乡村旅游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当下,乡村旅游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领域,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渠道,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中坚力量。中国有句古语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乡村旅游要经过充分调查、论证,充分突出当地的特色,构建农文旅融合即“农业+文创+旅游”的发展模式,要持续加深农文旅在广度、深度、宽度的融合意识和融合理念。不能搞同质化竞争,要树立科学的乡村旅游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入挖掘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禀赋,培育自己的拳头产品,靠个性化的产品增强自身竞争力。
  乡村振兴要与文化振兴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更要让农民的思想“硬起来”,在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同时,也要让农民明白惠从何来。乡村振兴不仅要做好乡村风貌的改造,还要让农民的思想得到升华,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同步前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