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街道

全力推进复耕复种 让撂荒地变“希望田”


■通讯员化融媒
  本报讯自春耕生产工作开展以来,石湾街道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撂荒地逐步变成“希望田”。
  走进榕木水村委会山袅村的田间地头,村民忙着驾驶拖拉机翻耕土地,机械声隆隆作响。眼前这一大片即将种上农作物的土地,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长满杂草、长时间无人耕作的撂荒地。如今,这70多亩土地已经通过流转的方式承包给了村中的种植大户,隆隆的机械声让这片“沉睡”多年的土地重新焕发活力。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石湾街道榕木水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进村走访动员有条件的农户自行复耕复种,同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把撂荒地流转给有能力耕作的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经营,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实现农民在家务工增收。
  此外,该村近期还组织大批人力和机械,协助土地深耕和水利设施的修缮,切实让撂荒地变良田,让农民种粮更有信心。
  今年以来,石湾街道抢抓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坚持整治与发展相结合,采取“农户自耕、合作社流转、生产托管”等方式,通过复种一批、引导流转一批、代耕代种一批、土地托管一批、改善提升一批等办法,做到因地制宜、应种尽种。到目前为止,该街道具备复耕复种条件的撂荒地约3175亩,复耕复种面积已达2500多亩,种植的主要作物为水稻、玉米、番薯、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