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镇紧扣“三个聚焦”真抓实干
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
本报记者周燕红 通讯员杨美珍
最是一年春好处。走进信宜市茶山镇,干净整洁的碧道,精致新颖的“口袋公园”,格外别致的风雨小桥,瓜果飘香的小园子。河道两旁农户们纷纷忙着农事,老人小孩散步玩耍,怡然自得,把茶山镇映衬得更加春意盎然。这是自茶山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蜕变。
为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茶山镇紧扣“三个聚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专项行动,以“群众满意、美丽茶山”为标尺,真抓实干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
聚焦党建引领,把好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方向盘”
“要把提升人居环境整治质量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治重点,压实责任,加强宣传引导,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茶山镇镇委书记在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动员会上强调。
为了让人居环境整治出实效,茶山镇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村村过关”行动领导小组,下设村村过关验收组和村村过关监督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工作责任制,确保整治工作有方向、有节奏、有抓手,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部门协助、村组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茶山镇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各自然村利用航拍图,画出整治区域,确保排查全覆盖,不留死角。
另外,该镇积极落实资金保障,于3月18日召开茶山镇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票决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和村内道路(巷道)硬底化建设项目民生事项,配套专项资金,在全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和村内道路(巷道)硬底化建设。
聚焦问题导向,细化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责任田”
连日来,茶山镇各村利用午休和晚上的时间,由驻村领导、镇干部、村干部以及村民小组组成宣讲小分队,召开村民户代表板凳会议。“我家后面的泥砖房已经破旧不堪了,路也不通,应该怎么拆呀?”“泥砖房拆了还能重建吗?”宣讲小分队耐心地解答村民的问题。此外,11个行政村还充分利用小视频、广播、宣传标语、微信工作群、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政策宣传,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日前共召开了107场板凳会,共发放5000多份宣传资料,营造人居环境整治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细化责任到户。按照清理整治的重点和范围,逐村逐户扎实开展深入排查,指出整改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挂图作战,细化责任到户。
持续精准发力。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专项行动以来,镇村干部按照网格责任图和整治区域图,对照整治清单,发动群众参与整治行动,累计发动群众2142人次,拆除危旧房490间31527平方米,拆除废弃旱厕、牛栏、猪栏354间7674平方米,治理臭水体380处,整治房前屋后杂乱点1582处,整治禽畜圈养2500处。
聚焦制度建设,按下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加速键”
充分发挥“党团队干”的作用,构建“镇-村-校-家”四级纵横联动、党建引领的工作新格局。近日,茶山镇四个人大代表村级联络站对57名市镇人大代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考核评比活动,共选出15个代表户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标兵”。紧接着将开展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的人居环境整治评比,以各类代表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确保全镇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质增效。
制定详细的对共产党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共青团员、少先队员的人居环境整治考评机制,对自然村或行政村实行积分奖励机制,逐渐形成“比赶超”的工作氛围,把人居环境整治转化为群众的行动自觉。
该镇常态化落实“日巡查、周督导、月考核、季评比、年评等”通报制度,每月至少开展两次以上分片巡查,列出整改清单并逐一 销号,定期对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实行通报制度,形成“网格整治—巡查督查—销号整改—定期通报”的“闭环式”整治模式。
对于拆除危房后闲置空地,茶山镇将落实专项资金,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盘活村道沿线的闲置空间,见缝插针建设布局合理、乡村特色、群众满意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进一步提升农村“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