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扬镇:绿色养殖业助群众增收
■记者梁雪玲
通讯员黎镇宁董天忠
本报讯“现在我的养殖场不仅人工、肥料成本能减少,还能把以前污染环境的猪粪变成一笔收入,一举两得。”家住化州播扬镇平山坡村的王先生对记者说。
去年以来,化州播扬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现代化养殖技术,立足生态环保功能定位,使用“现代模式”绿色养殖,有效改善生猪养殖环境和提高农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延伸了产业内涵,养殖生猪也具有个头大、品质好、肉质鲜美的特点,为群众养殖业增收。
种养结合,力争养殖“零排放”。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有机肥源。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畜产品需求量加大,该镇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迅速提升,种养主体从规模和空间布局逐步分离,粪污处理成了“老大难”。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该镇具有一定规模养猪数量,为此该镇党委从绿色养殖、种养结合的总体思路出发,统筹全镇养殖业;通过在畜禽养殖集中区域建立粪肥收集、处理、配送、使用服务功能一体化综合服务站,同时与畜禽养殖场签订粪污产用合同,与周边种植基地签订消纳协议,按照“养殖场→粪肥服务主体→种植基地”市场化运行模式,探索形成粪污处理利用全产业链,并且聘请液肥运输车定期将已经发酵腐熟并经第三方检测抽样合格后的粪肥,运送到附近的种植大户田地,用作种植追肥。近期将完成粪肥还田服务面积1000亩,初步构建产业融合、种养平衡、农牧结合的运行机制。
绿色饲养,健康生态“吃出来”。为进一步提升生猪绿色生态程度,使猪肉能够提高自身营养健康水平。该镇大力推广生猪绿色生态饲养,要求饲喂生猪的饲料大大增加青绿饲料,同时保证新鲜无霉变。青绿饲料不仅能够给猪提供足够的营养,还能增强猪的免疫力,现采现喂的饲养模式能够避免长时间堆积而产生的亚硝酸盐,导致猪中毒。另外,为确保用料安全,倡导村民减少农药使用,注意饲料中农药的残留。
建档立卡,确保成效“看得见”。为确保项目实施效果,该镇成立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镇推进项目验收小组,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在项目实施主体工程完工后分类分批次进行现场验收。同时,开展“回头看”工作,逐户查摆问题,督促养殖业主加强整改。截至目前,该镇共有260户规模养猪养殖户,其中已有202户专业养殖户参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造工程,建立相对应的排污措施,全镇规模养殖户畜禽粪污机械设施配套率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下一步,我镇将巩固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更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良性互动,有效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实现牛羊粪便资源化利用,为养护农田、保护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交出满意答卷。”播扬镇政府相关领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