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广大志愿者就近就地服从安排开展志愿服务
“红马甲”共筑“防护墙”

志愿者指导市民登录粤核酸小程序。通讯员柯燕坤摄
■记者周燕红
本报讯 3月23日,茂南区发现1例新冠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为更好应对疫情形势、助力安全防控,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发挥我市志愿者队伍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中的重要作用,昨日,团市委和茂名市志愿者联合会联合发出《关于就地开展抗疫志愿服务工作的倡议书》,并向社会招募茂名市疫情防控志愿者,进一步充实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力量,共同构筑遏制阻断疫情传播“防护墙”。
疫情防控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一份就地开展抗疫志愿服务工作的倡议书和茂名市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在各大网络平台被转发。倡议书中明确提出要立足辖区,就近服务;发挥特长,主动服务;营造氛围,维护秩序三方面的倡议。
记者了解到,倡议书倡导广大志愿者根据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按照就近就地、服从社区统一安排的原则,不跨区域开展服务活动,配合社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协助做好防疫宣传、疫情排查、秩序维护、生活保障、环境清洁、体温监测、人员登记引导、信息录入等志愿服务,推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有效落实。全市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医疗、心理、应急救援等专业志愿者,要主动亮明身份、主动联系社区,根据疫情防控需求,积极参与当地核酸检测、卫生防疫、心理疏导、救助救护等专项志愿服务。倡导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除保证基本运转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就地转为志愿者,向所在社区报到;或按照组织统一安排,参与疫情处置。广大志愿者还应协助社区做好联防联控工作,以社区为平台,利用所长,听从调度,积极配合落实社区网格化防控制度,切实做好居家隔离等人群志愿服务,加强自我防护,做到帮忙不添乱、援手不缺位。同时,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应带头遵守关于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自觉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用公筷,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对非必要外出的的居民进行劝返。以“人民至上”的理念,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小喇叭等方式,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科学防控知识普及等工作,提高市民群众的科学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理性应对疫情,消除恐慌情绪。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随意转发、扩散未经核实的疫情信息,共同营造科学防治、理性应对的良好氛围,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此外,团市委、市志愿者联合会还面向广大市民招募疫情防控储备志愿者,在核酸检测期间,协助做好核酸检验现场的秩序维护、信息填报、问询指引、协助运输疫情防控物资等工作。只要符合年龄18周岁以上,个人及家庭居住人员身体健康、体温正常,现居住于茂名市内,已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近14天内无发热病史,当前个人及共同居住人员粤康码和行程码为“绿码”;近期无中高风险地区进出史;无与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接触史;无感冒、发烧、咳嗽、呼吸困难或其他不适症状等条件的市民均可报名参加。其中,党员、具备医疗救护、心理疏导等医学专业技能的人员和具有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经历者优先招募。截至记者发稿时止,报名人数还在陆续增加。
同心抗疫,志愿同行。除了网上发出倡议和招募令外,市中心城区各区域的志愿者已闻令而动,就地开展抗疫志愿服务工作,就连茂名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全体人员也分赴高山镇、城南街道和市妇幼保健院协助核酸检测和维持秩序。一位在现场开展抗疫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小许说:“当前,我们把疫情防控作为近期志愿服务的重点工作,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遵守防疫要求,勇于担当作为。相信在大家勠力同心、众志成城之下,必定能早日阻断疫情传播,筑牢安全‘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