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率先建立精准服务市场主体数据库,“粤商通”实现“一码通行”
大数据让服务更精准办事更简单


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为民热情服务。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颜东摄
本报记者邹慧通讯员杨明宇
市民小郭到茂名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业务,但是营业执照落在家里了,中心的窗口服务人员提示可以使用粤商通出示粤商码来调用营业执照。随后,在窗口服务人员的指引下,小郭打开了粤商通并出示粤商码,窗口人员通过扫码枪进行扫码用证。小郭在粤商通授权后,窗口人员在业务系统可直接调用营业执照电子版,并完成业务受理流程,这是我市大数据“再升级”、精准服务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了解到,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家底不清、信息不全,诉求解决不到位、服务不精准等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24号)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我市按照统一规范、先易后难、科学采集、共享应用的原则,对全市市场主体相关信息进行分类分批采集和入库管理,为精准服务市场主体提供数据支撑。
加强市场主体数据采集的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统筹协调推进精准服务市场主体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单位、责任科室,各经济功能区、工业园区、镇(街道)至少指定3名人员,各村(社区)至少指定1名人员负责市场主体数据的采集、核查和入库工作。
建设市场主体数据采集管理平台
统筹“粤商通”“粤政易”平台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市场主体数据采集管理平台,规范采集市场主体经营面积、人员数量、营业收入及房租、税费、用工、用电、用水成本等重点信息,并科学设置数据管理层级和权限。
做好相关业务部门数据归集
结合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归集涉及市场主体的市场监管、工信、商务、税务、社保、供水、供电等业务部门相关数据,为精准培育市场主体提供参考。
近日,市民在信宜市东镇街道大街小巷的店铺中,总能看到街道、村(社区)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手持“粤商通”操作指南、宣传海报等,逐户上门宣传这一便捷办事服务软件,并指引经营者如何使用“粤商通”进行商事主体经营数据上报。
“今年1月份,信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就市场企业信息数据采集工作向全市各镇街分解了工作任务,要求2月底前完成全市商事主体的信息数据采集工作。由于信宜市的商事主体有51.26%集中在东镇街道,我们街道的任务是最重的,街道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召开了专题工作会,通过分片包干的方式落实了工作任务,”东镇街道办事处财政经济办公室陈楚婷同志向记者讲解了有关工作,“本人负责完成樟坡、佑英、高城、合丫河、文昌、沿江二、大坡山等7个社区的商事主体信息采集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要求各社区工作人员充分利用晚上和周六日的时间,并建立工作群,在群内为社区干部就商事主体信息填报工作答疑解惑,每天跟踪各个社区的进度,每日通报工作进度,督促社区干部及时完成工作任务,这段时间我经常加班加点。”据悉,陈楚婷完成了5010个商事主体的信息采集。截至3月21日,东镇街道已收集25506户市场主体在“粤商通”平台更新经营数据,信宜市完成了49761户商事主体经营数据的采集。
茂南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采矿社区干部阮伟艳到茂名石化胜利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指导填报工作。她表示,数据采集工作刚开始时,部分企业对该项工作理解不到位、不懂操作上报、害怕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泄露的情况,采矿社区组成以镇、村干部为主联合工作小组,采取上门协助填报方式为企业服务,有效提高企业数据采集质量,并为今后该项工作常态化开展打下基础。
“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精准服务市场主体数据库,通过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数据采集应用联动工作机制和‘四员’数据采集服务队伍,截至目前,‘粤商通’注册实现市场主体全覆盖,‘粤政易’活跃率76.24%,排名全省第五,并且我局已完成全市34万家市场主体摸查及数据采集工作,并率先开展工业企业‘小升规’培育工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据悉,该局通过对采集数据分析,选取用电量排名前1000名工业企业进行摸底,摸排出具有潜力升规工业企业110家,落实各地各部门培育责任,目前新增规上企业52家,推动市场主体做大做强,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增长。
“粤商通”实现“一码通行”
与此同时,该局重点围绕企业办事难点、痛点,梳理出首批涵盖城管、交通、卫健等14个部门150项企业办事高频事项纳入“粤商码”应用事项清单,通过流程优化、机制创新和技术保障,在一网通办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等终端业务系统与“粤商码”连通共享的基础上,与大厅窗口扫码枪设备对接适配,真正实现企业办事“一码通行”。通过建立市场主体数据库,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市场主体数据采集员队伍,在“粤政易”上相应配置近2500人权限,这支队伍深入市场主体采集数据、了解情况、反馈问题、宣传政策,不仅是市场主体数据的采集员,也是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的服务员、政府政策的宣传员、加强政府与市场主体沟通的联络员,拓展和深化了企业服务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