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播扬镇为地方美食找出路,激活传统手艺内生动力

老味道中求创新 拓宽增收新途径


▲心籺

▲播扬镇传统小吃心籺促群众增收。通讯员黎镇宁摄

■记者梁雪玲通讯员黎镇宁
  本报讯“心籺是化州北部地区的特色美食。在以前,心籺的处理非常简单,就是包点韭菜和花生,简简单单,不过我们依然吃得很开心。”今年七十多岁的王大爷感慨道,“现在生活好了,大家都穿得好、吃得好,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不知道心籺是什么了,更不用说吃过。”正如王大爷所感慨的一样,老字号小吃的独特工艺蕴含着工匠精神,老味道令人难忘。但面对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些老字号小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不断守正创新,积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让这些老味道飘香更远。
  自开展党史教育学习以来,化州市播扬镇党委聚集当地特色小吃心籺的经营困境,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借力新媒体为传统小吃广泛宣传,擦亮“招牌”,提高知名度,让心籺等小吃重获新生,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创新制作理念,重新擦亮老品牌。该镇党委立足实际,为播扬老字号小吃心籺重新研究新的制作方法和新的配方。通过邀请镇内有着多年制作经验的“老师傅”来为心籺创新制作,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在制作的原料和配料上都大胆创新,比如烹饪的方法从原来的清蒸变成多种方式:包括清蒸、煎酿、油炸等,每种方式都能恰到好处地发挥出来,清蒸的芳香甘甜,煎酿的油而不腻,油炸的酥酥脆脆,每一种味道都能重新挑动味蕾。再到选料上,创新性地加入虾米、油豆腐等新佐料,让原来味道单一的心籺能够芳香四溢,不仅有猪肉的鲜嫩多汁,同时也有虾米的鲜香。“改良”后的心籺大受好评,许多商贩都前来请教,包括许多家庭主妇都来学回去做给家里人吃。而在镇党委的指引下,创新的方法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前来学习的商贩、群众,让更多的人来制作、售卖心籺,重新擦亮老字号的品牌。
  创新宣传理念,再次掀起新浪潮。鉴于单一的做法和相对落后的宣传方式,心籺等系列的传统小吃的知名度一直名不见经传,所以销售只能局限于当地。为打破局面,2021年以来,该镇党委聚焦群众难点难题,着力解决群众传统手工小吃困境。创新性地利用“农户+互联网”模式对手工小吃进行直播宣传,帮助农户增加曝光度,大大提高在外知名度;通过开展电商培训班,邀请讲师来讲授电商内容,提高互联网销售普及度,现场进行示范教学,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宣传、销售,累计培训100多人次;借助下乡办公等机会,镇村干部进村入户为农户讲授制作技巧,让群众参与进来,让一些空闲在家的老人也可以制作售卖,帮助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