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建设“忠诚、有为、责任、温暖、活力”五型工会
市总工会荣获全省工会工作一等奖

■记者杨海云通讯员李殷仪
本报讯 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日前省总工会通报去年全省工会工作考核结果,市总工会荣获一等奖(全省共6个地市,分别为深圳、广州、东莞、茂名、湛江、韶关市,其余15个地市为二等奖),茂名市总综合考核总分排列全省第4,位居粤东西北首位。
去年,全市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围绕茂名中心任务,深化“忠诚、有为、责任、温暖、活力”五型工会建设,在党建引领、固本强基、建功立业、维权服务、改革创新上下功夫,荣获全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作出重要贡献先进集体。据了解,茂名工会工作成效体现在:八强化实现八明显。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明显。投入100多万元开展职工书画摄影、庆七一歌咏比赛、排舞培训季、民营企业党工共建等“五大系列”、党员讲党史小故事、看红色电影、写体会文章等“十个一”主题和为万名职工提供普惠活动、为千名会员举办特色培训、建成百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我为职工群众办十件实事”实践活动,该项目荣获省工会工作创新奖。组织机关干部蹲点联系基层,筹集117万元围绕“五个一”组织建会入会、关爱会员、建设服务阵地等活动13场惠及职工10多万人次。
二是强化组织动员,劳动竞赛特色品牌明显。推荐了18个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在广湛高铁等重点项目、国有民营企事业单位开展“创造新业绩 献礼新征程”竞赛。联合多个部门举办特色活动。筹集306万元为劳模申请“三金一费”、订阅报刊、组织体检和疗休养等活动惠及劳模2100多人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三是强化产改工作,五项重点工程成效明显。牵头召开产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抓好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项重点工程。创建十大职工思想教育基地加强产业工人思想引领。组织石化等十大行业、重点区域、领域、单位16.3万名产业工人参加“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活动。245名产业工人求学圆梦获得学历提升补贴24.5万元,组织主题阅读、网络直播送文艺进企业7次惠及产业工人2.5万人次。
四是强化维权维稳,风险防范协商成效明显。举办法律宣传113场和普法培训班33次,培训职工近2000人,为1600多名职工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9件,协助社区工联会和企业审查修改规章制度28件;参与劳动争议诉前调解案件391宗,成功调解8起争议案件为69名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37万元。聚焦“两类重点企业”建立劳资沟通协商机制。编制工会法治宣传“八五”规划和普法方案,开展常态化普法、禁毒等宣传,助力平安茂名建设。 五是强化服务职工,工会二次医保成效明显。举办“留茂过年·工会有爱”直播活动,投入380万元慰问劳模先进、技师工匠、防疫一线职工等5320人次。通过“十个一”系列活动推进新业态行业劳动者建会入会、维权服务、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职工2500多人次。筹措275万元为3.7万名职工赠送“工会二次医保”,为6838人次会员发放医疗互助金1123万元。
六是强化宣传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成效明显。以“党工共建+红色传承”为主题,在全省率先创建十大职工思想教育基地,受到省、市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的表扬和省总工会的充分肯定。举办千名职工参与的书画摄影大赛、公益培训及排舞点的党史小课堂,开办惠及1029名职工的文化宫九个公益课程项目。
七是强化阵地建设,筹措资金倾斜基层明显。投入167万元支持基层工会建设20家先进职工之家、24家职工书屋、9家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7家职工服务示范点、12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阵地72家。创建4家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10家省模范职工之家、6家省模范职工小家、3家省职工书屋、3家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家省级职工服务示范点、8家省级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9家省级爱心妈妈小屋,累计创建全国、省级职工服务阵地站点46家,为基层工会累计获得168万元资金支持。
八是强化基层基础,千名干部培训成效明显。推动依法建立工会,新建基层工会38家发展会员3331人惠及职工2万人次。建立网约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形态群体企业工会10家并发展会员。举办新时代工会工作、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工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业务及新《工会会计制度》培训班等13期。为360名女职工提供“两癌”筛查和讲座义诊,深受基层和广大职工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