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发展预制菜产业打造农业强市新支点

特约评论员 蔡湛
预制菜产业将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开发与农产品加工的新亮点。据茂名日报全媒体日前报道,我市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及早开展调研与筹备工作,规划建设电白水产产业园、滨海新区水产产业园、化州预制菜产业园三个产业园区,并得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从规划设计、产品研发、产业园申报到金融保险、市场主体培育等10方面的支持。
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是茂名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任务之一,其中要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使农副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目前,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与消费升级,预制菜成为消费市场新热点,专家估计将打开下一个万亿级餐饮市场大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围绕优质农产品资源,加快培育中央厨房(特制菜)企业和优势产区,体现了抢抓产业发展新风口的前瞻眼光,是把茂名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与效益优势的一条务实路径。
发展预制菜产业要走规模化、标准化道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营运。规模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条规律,没有一定的规模,就没有相应的效益。以园区作为预制菜的发展平台,是预制菜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作为全省首个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地级市,茂名农业资源禀赋极其丰富,水海产品、生猪、蔬菜、鸡鸭等不仅产量居广东前列,而且以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闻名遐迩,具有发展预制菜的坚实基础。发展预制菜产业写入茂名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市领导带队开展调研和争取省支持。目前,我市拥有规模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33家,年产量约11.85万吨,年产值约34亿元。通过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和成立茂名市预制菜产业联盟等有力措施,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构建冷链物流平台,能够提升产业聚集度和实施标准化规模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我市预制菜产业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只有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才能赢得市场声誉,扩大市场份额。以茂名罗非鱼为原料加工的预制菜产品,由于采用了国际质量标准并建立生产全过程监测体系,产品质量稳定,在国际市场取得良好口碑,在茂名海关支持下,出口至20多个国家与地区,成为茂名出口拳头产品。因此,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既要有抢占行业制高点的紧迫感,又要谋定而后动,要有精心策划、有序推进、做精做优的绣花功夫,使预制菜产业成为我市细分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打造预制菜产业茂名品牌,是开拓茂名预制菜产业更大空间的必由之路。预制菜是针对菜品制作繁杂的特点,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简化操作步骤,通过卫生、科学包装,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方式,能够直接食用的菜品,既适合饭店、连锁餐饮企业采用,也受到消费者喜爱,市场日臻扩大。市场竞争赢在特色。不同形态、不同口味的预制菜,往往蕴含研发人员的匠心与智慧。利用茂名土猪、海产品、罗非鱼、走地鸡等优质原料,将粤菜师傅工作室的烹饪成果转化为特色预制菜,应当成为打造茂名预制菜品牌的路径之一。同时,构建政、企与科研院所合作机制,加快预制菜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为预制菜产业注入更大动能。预制菜作为新兴产业,如何确保产品卫生与健康,如何在营养与口味上取得平衡,如何构建安全快捷流通冷链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科技含量。在创新引领与品牌加持下,茂名预制菜产业将行稳致远,成为兴村富民大产业和农业强市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