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金融之水”浇灌“实业之田”
2021年信宜市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交出高质量答卷
■通讯员信融媒
本报讯2021年以来,信宜市金融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人民银行决策部署和信宜市委、市政府经济发展需求,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综合采取多项有力举措,引“金融之水”浇灌“实业之田”,交出一份高质量答卷。
金融力量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存款增速居茂名市各区(市)首位。2021年,信宜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03.32亿元,比年初新增30.07亿元,同比增长6.35%,增速位于茂名各区(市)首位。贷款增速、存贷比均位于茂名各区(市)第二。信宜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1.93亿元,比年初新增43.72亿元,同比增长17.61%,存贷比为58.00%。“三农”贷款、制造业贷款稳步增长。信宜市涉农贷款150.05亿元,新增20.53亿元,增长15.85%;制造业贷款7.56亿元,新增1亿元,增长15.56%;普惠金融贷款106.77亿元,新增17.71亿元,增长19.88%。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措施可圈可点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两项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实体纾困解难。2021年,信宜市全辖累计办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4.89亿元,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1.51亿元,累计支持金额居茂名各区(市)第一;积极扩大再贷款资金投放,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3亿元,惠及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198户。增信融资渠道更加畅通。大力推行“整村授信”模式,工作成效走在茂名市前列。信宜市累计用信1.09万户,投放金额9.54亿元;编制《信宜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政策及信贷产品服务指南》,面向全社会“线上”+“线下”广泛宣传,畅通信贷产品及服务渠道。信宜市政银企对接力度不断加大,先后举办了乡村振兴企业、退役军人、青年企业家协会专场融资对接会,促成融资合作,为企业授信达26亿元;精准对接技术类企业融资,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实现“零”突破。
农村金融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金融服务直达村(社区)一线。推行“金融村官”工程,成立粤西首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向信宜市402个村(居)全部配备“金融村官”,实现专人指导帮助客户解决融资、结算等各类金融问题。农村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建成广东省移动支付示范镇2个,促进智慧生活、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移动支付项目落地;建成茂名市现金服务示范区1个,有效推动农村地区现金优质环境和服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