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光景看春耕
春耕正当时

▲油菜花开

▲卷心菜长势喜人

▲一垄垄小瓜苗

▲塑料棚里的小秧苗
文/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珍珍
春天了,中华大地在延续着中华文明中的“春耕文化”。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绵延不绝,离不开那些在土地上辛勤劳作、挥洒如雨的农民们。他们一年四季都在田间耕作。在这耕作活动中,规模最为浩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应当就是春耕了。
为什么春耕如此之重要呢?有一句谚语,想必大家都听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所以说春耕蕴含着一年的丰收之意。
人勤春来早。随着气温回升,我市各地春耕备耕工作正有序展开,田野里处处可见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一幅幅美丽的春耕画卷在茂名大地徐徐展开。
在高州市泗水镇的彬瓜村,当记者走进广阔的田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映入眼帘:三三两两的农民正在各自的土地上忙活,田地里到处是一垄垄整齐有序的青瓜苗、苦瓜苗。春造的瓜苗躲过严寒昂起头;在塑料棚里的秧苗也露出萌萌的小芽;油菜花盛开灿烂……
今年50多岁的莫叔正为他的瓜苗除草,经历了前一段时间的严寒影响,小瓜苗长得有点蔫,但丝毫没有阻挡他们顽强的生命力。为了确保今年有个好收成,莫叔提前为它们松土、配肥、杀菌。在他心中,眼前栽种的小瓜苗,不仅是生机和商机,更是新一年的希望。
“现在正是春耕的好时间,我们要抢抓农时,能早一天就争取早一天收成。”莫叔高兴说,“别看现在瓜苗长得幼小,长大以后可是很青绿茂密的。”记者看到莫叔已经给瓜苗搭了整整齐齐的架子,春耕工作已经做到前面了。
据了解,泗水镇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壤肥沃,适宜越冬蔬菜种植,因此出产的瓜果蔬菜颜色鲜艳,甜脆可口,广受市场青睐。上世纪80年代开始,泗水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大规模推广种植北运菜,是高州市最早种植北运菜的乡镇之一,逐渐发展成为全国菜篮子工程南方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茂名市北运菜生产第一镇。经过长期实践与探索,当地发展出一套适合本地实际的粮钱双收的生产模式,即“稻—稻—菜—菜”耕作模式,每年10月初,两造稻谷上田之后,就开始种植北运菜,当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间中有两轮蔬菜种植期。
莫叔向记者介绍,北运菜每年约10至11月开始上市,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分为冬、春两造,销售以北运为主。“我们这里的北运菜,全国有名!”他自豪地说道,“冬造我种植的是四季豆,今年春造种了两亩青瓜和苦瓜,希望到时能卖得好价钱。”
记者看到,田野里还育有小秧苗,是为了春造水稻所培育的。这些小秧苗育种在白色的塑料棚里,密密麻麻的,嫩绿嫩绿的,甚是可爱。正在喷草的陈伯说,这一造他打算种植水稻,所以提前把杂草除掉,并用水充分灌溉田地,为春种水稻做准备。
南方的春耕,也有收获。记者在另一旁看到,绿油油的卷心菜长势喜人,很快就能收成了。一条条紫色的茄瓜垂在下面,硕果累累。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立春天渐满,雨水送肥忙,布谷处处催春耕。这是一年最好的季节,愿一切努力都有好收成。
在春耕的田野里,农民们正在畅谈着未来的丰收和希望,爽朗的笑声在空中回荡,到处都是春天的美好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