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生巧升格 中考作文出佳作

——联想、想象类考场作文指导策略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初中部 陈羽
  摘要:中考考场作文中,写作引导语中常会出现“展开联想、想象”这样的要求,中考生在此类作文中常会出现胡言乱语不着边际的情况,教师应从教材中提炼写这类作文的方法,最终指导学生用虚实两招升格中考考场作文:“实”——起点要实、过程细节描写要实、终点主旨要落下实锤,然后再“虚”——展开心灵的翅膀,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
  关键词:联想与想象 中考作文
  在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七年级上册《发挥联想与想象》有三节写作指导课:《故事接龙》《十年后的我》和《续写》。
  八年级下册写作《学写故事》,有《故事接龙》《写一篇故事》《
  的故事》三个写作实践,也重点强调了要运用联想和想象。
  同时,在六册教材的课文“思考探究”、“积累拓展”中,也分别散落着要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回答的题目。
  而且,在中考考场作文中,有不少在写作引导语中出现“展开联想与想象”这样要求的字眼,那么,由课本到考场作文,怎样做到知识迁移,怎样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联想与想象类考场作文呢?
  一、“联想与想象”类中考考场作文的特点。
  以下摘选为全国各地近年的部分作文题目,笔者将在中考命题中出现“联想”、“想象”这两个词语的题目统称为“联想想象类”作文。
  2020年深圳中考作文:
  吹拂着庄稼的夜风,狂野繁密的露珠和满天的星星,都见证了燕子清贫的生活、高贵的美德和坚贞的爱情。见证深圳建立经济特区40周年,2020年7月6日深圳上榜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美好生活需要创造者,也需要见证者。见证美好,有感动,成长,也有幸福。请以“见证美好”为题,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不多于900;(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如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4)不得抄袭或套作。
  2020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作文:
  时光如水,大浪淘沙始见金。风云英雄、文化名人、温馨时刻、误会遗憾……都会使我们念念不忘;日月如梭,未来遥远犹可期。新兴科技、外星生命、家庭生活、社会人生……也会让我们心生向往。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可以去往任何一个你想去的时间或地点,你希望会遇到怎样的人,发生怎样的事?请展开你的想象,以“踏上开往 的列车”为题,写—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补全标题。
  2019年杭州中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的肯定,我觉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强信心;换位思考,我们也要学会肯定别人。”
  “关键是这种肯定必须是真诚的,因此应留心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这几位同学的谈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2019年南京中考作文:
  端午节,奶奶像往年一样送来了端午食品——绿豆糕,你却不领情,对奶奶说:“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事后,这引起了你的联想和深思……你以《你的和我的》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要求:
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18年南京中考作文:
  2018,日新月异的年头;2018,气象万千的时代。请以“ 在2018”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要求:
选择文学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联想和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是一对孪生姐妹,是一茎并蒂莲。
  教育部审定2016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给这两个概念下了定义:“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而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在两者概念的区分上,可抓住关键词,联想的核心词是“关联”,涉及形象、观念、事物之间的关联,想象的核心词是“创造”,从已有、已知来创造新鲜的、不在眼前的事物。联想的对象是“存在之物”,想象的对象是“未曾有过之物”。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虽有区别,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又交织在一起。所以在考场命题语言上,可以将两个概念一起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联想与想象”类中考考场作文的命题特点可以用一个“广”字概括。
  题型广:可以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甚至是话题作文的题型上。
  内容广:可以在写自己、写他人、写社会、写时代、写自然、写宇宙等内容上。
  角度广:学生的作文体裁,不仅仅限制于记叙文或议论文这两种常用的考场文体,而是可以拓宽角度,写童话、写寓言、写科幻小说、写故事新编等。
  思维广:不仅可以看出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更能看出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尤其是看出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就是为达到某一确定的目的而展开联想,以求得某一问题各种可能和最佳答案的能力。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思维中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发散,并引出更多的新信息。
  二、“联想与想象”类中考考场作文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在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写作时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在具体建议中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联想与想象是一项能力点,是初中生重要的心智能力。初中生思维活跃、较少拘束,具有较强的思维发散性,通过文本的阅读、理解以及写作实践,激活了联想和想象,就可以由自己生活联想到社会、宇宙自然,丰富了哲学、精神层面的需求,激发了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发展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同时,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想象能力是创新能力构成中一个重要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创新能力是人类各种能力中的最高级别,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所以在中考中出现这种“联想与想象”类考场作文就显得意义深远。
  三、如何写“联想与想象”类中考考场作文。
  (一)实。
  一说到联想和想象,第一反应是海阔天空、无边无垠。尤其想象力,是属于右脑形象思维的能力,波澜壮阔、异彩纷呈。然而,在初中生作文中,这容易走向胡说八道、天马行空,造成刹不住车、不知去向的结果。所以,这类作文应该以“实”为第一要义。
  1.起点要“实”。
  (1)要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陶行知曾说:“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有多宽广,写作素材就有多宽广。
  在2020年深圳中考作文引导语中,提到“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文章”。就是提示了写这类文章的前提是“联系生活实际”。
  2019年南京中考作文,面对我和奶奶的冲突,初中生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深思”呢?联系生活实际就可以找到写作素材。可以想到父母辈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你的保守和我的开放,你的奉献和我的感恩,你的不放手和我的追求独立,甚至想到两代人生活习惯的不同、思想认识的差别、文化理解的差距等等。
  部编版教材七上第六单元导语指导阅读这个单元课文的方法时提到“要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想与想象,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皇帝的新装》用夸张的手法写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那是建立在皇帝酷爱打扮的实际上。在游行时,成百上千的老百姓异口同声的自欺欺人的匪夷所思的举动,也是建立在百姓屈服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的合理心态。想象虽说是一种创造,创造未曾有过的新形象,然而要基于合乎生活的逻辑。“联系生活实际”就能让想象变得合情合理。
  “联系生活实际”就像是联想和想象的一双溜冰鞋,只要穿上,就能带着你在中考作文中安全地滑出很远,甚至滑到一个新天地。
  (2)要有知识实体。
  哲学家方海权认为:“想象力是办好事情的前提,想得周到后就要去实行,并不是光想不做,这才是真智慧。”发展想象力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没有知识和经验的想象只能是毫无根据的空想,或者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扎根在知识经验上的想象,才能闪耀思想的火花。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想象力的驰骋面就越广阔。
  2021年5月团深圳市委和深圳福田区委宣传部联合举行的首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征文活动的公告中提到:“国家的科技发展,决定了科幻文学发展的程度。我国在基础学科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取得的进展,都为科幻文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元素。”同时,在七下课本23课《带上她的眼睛》阅读提示指导到:“科幻小说将科学和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这里以科幻作文为例,都共同指导了:联想和想象要以知识为实体。
  2020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作文《踏上开往 的列车》,题目是一个能够激发灵感的富有诗意的题目,虽然题目可供选取的素材很多,可供驰骋的空间很大,但也不可以太过随意。横线上填写的词语,如填写“水星(或金星、火星、冥王星、月球等)”,那就要根据自己对相关星球的了解,依据科技发展去展开想象;如填写“梁山泊”,可以根据《水浒传》,可以想象和宋江相会的情景,展开对话,走近宋江,重塑宋江形象。如果在毫无知识的前提下,作文就是胡编乱造了。
  (3)要基于相似实质。
  “相似性”就好比想象的“触发点”,从眼前所见所闻出发,拣出想象的“线头”,“触发点”选择得好,想象的阀门打开,就如同童话世界里的魔棒一样,脑中会闪出很多奇妙的事物、许多生动的形象,让我们在中考作文中势如破竹。
  《天上的街市》诗人看“街灯明了”,联想到“天上的明星”,想象着天上有美丽的街市;
  2018年南京中考作文,请以“
  (某个名著人物)在2018”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这个作文题巧妙打通了课外阅读与中考写作的阻隔,在低难度的写作要求中高质量地让学生发挥了联想想象能力。然而在填写名著人物的时候,要基于名著人物在名著中与考场作文中的相似性才能有的放矢。例如有考生写《西游记》中“沙僧”在2018年送外卖的故事,写了沙僧的诚实、善良、负责任。如果换成白骨精送外卖的善良负责任,就失去与名著延续的相似性。例如写骆驼祥子在2018还是悲惨的结局,就不能体现2018是日新月异的年头、是气象万千的时代。失去相似性就必定不合逻辑,造成离题万里。
  2.过程要“实”——要扎实写细节。
  在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课文“思考探究”、“积累拓展”中,一直精心指导着如何运用联系和想象来写作:
  七上第3课《雨的四季》阅读提示:“这段文字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牵动着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课文中这样的精彩语句还有很多,再找出一些来,朗读并细细体味。”这启发我们写联想与想象类作文时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进行描写;
  七上18课《狼》积累拓展题五提出:“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则白话故事,注意充实内容,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和七上写作《十年后的我》提示:“不要只是概括地叙述,要在具体情境中展开故事,通过一件或几件小事,结合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具体地展现你的性格、心态,以增加真实感。”这启发我们写联想与想象类作文时要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七下21课《伟大的悲剧》思考探究题三提到:“作者在创作时,参考了大量的原始文件资料,力求真实、细致地再现历史;同时,在叙述和描写中,又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传记文学这一特点的理解。”这启发我们写联想与想象类作文时可在叙述和描写中大力用墨;
  八下24课《唐诗二首》积累拓展题五提出:“任选一首诗,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改写成一则小故事。”这启发我们写联想与想象类作文时用增加细节法。
  九下24课《诗词曲五首》积累拓展题五提出:“《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这启发我们写联想与想象类作文时扩充细节是重要的。
  以上这些在教材中的指导,都无不指向了一点:我们写联想与想象类作文时要扎实写细节。在作文中,连接起点与终点的绳索,就是细节。有了这条绳索,联想和想象类作文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发力处。
  3.终点要“实”——主旨要落下实锤。
  初中生写联想和想象类作文就常见的就是重在“想”,而不明确为何要“想”。天马行空地浮想联翩后,却找不到主旨。例如续写《皇帝的新装》,学生的想象力广,有的写皇帝把骗子抓起来了,有的写皇帝奖励骗子,有的写皇帝被气死了,有的写骗子又被别的骗子骗了,有的写骗子自己投案自首了……内容五花八门,学生自己也判定不了自己想象得好不好,毕竟想象这能力没有定量定性的衡量标准。
  那,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确定好“为何要想”的终点问题,再去展开想象。终点就像航海灯塔,需要先于行文前点亮,不管行文过程如何波澜壮阔曲折回环,也终能去到彼岸。如果失去了终点的“实”,多么丰富的想象终将是言而无物。因此在写这类作文的时候,需要学生对生活现象展开深入剖析,把握本质,再由表及里地展开想象和联想。
  例如续写《皇帝的新装》,先将终点定下来:主旨是要保留和原文一样的讽刺,讽刺这个社会积重难返“唤不醒装睡的人”。那么在情节设计上就可以大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写骗子继续行骗,可以写全国人民都爱上了穿这样的衣服,可以写说真话的孩子被做为巫而打入牢房,可以写皇帝穿着这衣服去邻国参加婚宴,可以写被灭国……而且,终点要“实”,主旨要落下实锤后,考场中的联想和想象作文就能安全下降了。
  (二)虚。
  联想和想象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虚”就像给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有创意地在天空翱翔。
  写这类作文的时候,有了前面所说的“起点实——过程实——终点实”的准备后,接下来就需要“虚”,也就是想入非非、天马行空、翻空出奇了。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说:“想入非非是通向科学探索的必需的和首要的步骤。”
  借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更广大的世界;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想象,不仅可以成就一篇文章,同时可以引导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滋润并丰富我们的心灵。这一点,恰恰就是我们写作的根本要义。这一点,也就是“虚”的要义。
  2020年深圳中考作文,《见证美好》为题,这题目也是主旨,中心已经敲下实锤。那在行文中,大胆展开联想与想象,考生可以联想到这座城市无数“美好”的瞬间:可能是城市市容市貌的变化,可能是各行各业的蓬勃兴盛,可能是经济特区设立40年的贡献者,可能是滨河路的朝阳,可能是陌生人的温暖……考生还可以展开想象:考生化身一个垃圾桶,从无到有、从形单影只到随处可见、从单一功用到垃圾分类,由小见大见证深圳的美好;考生化身鹏,从庄子逍遥游书中飞落深圳,穿越40年的时空,看到点滴变化,见证深圳这座城市的美好;考生是林冲,穿越到现在的深圳,工作家庭都不会再受委屈,见证了时代之美……
  在考场行文中,考生可以大胆进行想象,异想天开、放飞心灵,甚至胡思乱想,把自己的追求、设想、委屈、愿望,都投诸行文中。在想象中,树可以更高,地可以更深,生活的一切都可以比现实更美好、更动人,我们可以把记忆中的各种表象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形象,获得新的意义,有个性、不落俗套地畅所欲言。
  那么,“虚”中有没有一个思考方向呢?也可以有。例如:
  思路方法:画思维导图、穿越时间、打乱空间、错位人物、转换角色、反弹琵琶等。
  作文类型:名篇续写、童话、寓言、神话、故事新编、科学幻想、梦境、假想、时空旅行等。
  写作手法:夸张、错位、比拟等。
  总之,在中考考场作文中,联想和想象类作文也属常见,考生行此类文就像行船,先定好码头、点亮灯塔,再用细节做船桨,放飞心灵的翅膀,用实虚两招,就可联合打造出联想与想象类中考好作文。
  [参考文献]
  杨祥明:《新经验语文教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杨祥明:《语文教学的艺术》,深圳海天出版社,2017年版。
  杨祥明:《语文思维训练与教学创新设计》,云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