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的平凡幸福

本报记者潘雪梅
有这样一家人,他们是千家万户中普通的一员,他们是大千世界里平凡的一户,但就是这样一户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宽容、相敬和爱护演绎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这个家庭共三口人,户主叫李亚丽,今年53岁,是茂名市茂南区低埒大岭村人,膝下一女,夫妻举案齐眉,家庭其乐融融。他和妻子胡亚友在茂名华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今年1月18日,他们被评为茂南区2021年度“最美家庭”。
一家人和睦相处、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助人为乐,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深得邻里和村民的好评。全家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获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尊老爱幼 助人为乐
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一直以来,“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他们全家立家的宗旨。他和妻子在工作和生活中关心关爱老人。家庭饮食起居,首先考虑老人的需求并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妻子胡亚友的母亲在家无人照顾,为了照顾岳母大人,经他们夫妻商量决定带妻子母亲龚丽华到他们家居住。由于岳母年老体弱加上行动不便,他并没有雇请保姆,而是亲自照顾、护理,每天为岳母喂饭,陪老人聊聊天,护理和工作两不误。他乐意与妻子共同照顾好岳母的日常生活起居,对其无微不致的关怀,从此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行为感染了妻子。他大姐李亚济身患恶性疾病,长期要吃药和接受化疗,他们夫妻俩商量决定给她一笔资金作为治疗费用,还时常带上营养品去探望她,帮她做家务、洗衣服,陪她聊聊家常,鼓励她勇敢同病魔作斗争,配合医生的治疗,坚强得活下去。
热心公益 亲力亲为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的就是一种大爱。在对待邻里关系上,他们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困难,他们知道了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为大家排忧解难。他们与邻居和谐相处,相互间彼此尊重,也结下了很好的人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2017年11月,他和妻子组织成立茂名市友谊之家助学协会茂南分会。通过爱心协会得知谢益梅因病致贫的情况,他和妻子亲自开车前往医院去探望,送上慰问金和礼品,了解她的病情后,知道她在手术治疗费用上的困难,于是向谢益梅捐资5万元医药费,挽救她年轻的生命。同时,用爱心化解贫困家庭的烦恼,为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绿荫。2017年12月他和妻子先后助学十名贫困小学生,为小学生捐献尉问金、花生油、被子等生活和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回报社会,致力发展公益事业。
对于公益事业,他们全家也尽微薄之力,积极参与和支持。从2017年开始,他们把爱心公益从家庭扩展到社会,对社会贫困学生和老人进行资助,每逢节日慰问贫困家庭,为贫困家庭捐献慰问金、大米、花生油等生活用品,带领大家共同为需要帮助的人,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每年春节前,他们去慰问贫困老人,带上慰问金和礼品,让这些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老人一张张笑脸,让他们感到无限的欣慰。
他们夫妻二人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奢华,但一定是温馨的。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