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021年度公募基金业绩榜单出炉
3只成为“翻倍基”最差亏损近55%
本报综合消息 新年伊始,2021年度公募基金业绩榜单也随之出炉,全市场逾9000只产品提交了年度答卷。据Wind统计显示,在全市场有统计的公募基金中,有3只产品成了2021年度“翻倍基”,且排名前两只均由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此外,除了三只“翻倍基”外,排名前十的产品年度收益率均在80%以上,其中有三只均属于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市场有统计的9000多只产品中,排名最后的产品年度收益率为-54.55%,首尾相差了近174%;排名靠后的10只产品,年度收益率均在-30%以下。
7104只产品取得正收益
从Wind统计数据来看,2021年的公募基金“一哥”较为意外,其所管理的两只产品夺得了冠亚军宝座。数据显示,排名前两位的都是来自前海开源的基金,分别为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和前海开源新经济,今年收益率均超100%,而这两只基金都由崔宸龙管理。
数据显示,年度业绩排名前十的产品中,新能源、煤炭和钢铁主题的产品表现最为突出,例如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大成新锐产业、华夏行业景气等多只产品均跻身其中,且年度收益率均在80%以上。同时,有87只产品年度收益率在50%至80%之间,381只产品收益率在30%至50%之间,1480只产品收益率在10%至30%之间;7104只产品年度收益率为正,2029只产品收益率为负。
在年度负收益产品中,有7只产品收益率低于-40%,其中,排名最后的产品收益率更是低于-50%;有15只产品收益率在-30%至-40%之间,74只产品收益率在-20%至-30%之间。整体来看,2021年A股市场先后经历周期领衔,到周期与成长共舞,再到消费反攻成长再起的三大阶段,期间新能源、顺周期等行业领涨,排名靠后的均由教培、港股互联网的主题产品包揽。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新能源板块遭遇剧烈调整,出现了资金出逃迹象。分析人士认为,资金只是短暂出逃,而非彻底离场,新能源板块长期空间仍较为广阔,但后续投资机会需要深入挖掘。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车整体承受一定的估值压力,因此呈现高位震荡态势。新能源车、光伏等板块虽然产业趋势很好,市场空间很大,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但短期来看需要些时间来消化估值压力。新能源车板块值得长期关注,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忽视短期风险。
基金业绩分化明显
2021年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根据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末合计规模超过25万亿,基金数量超9100只,全年来看,在各类产品业绩分化背景下,公募基金市场保持稳健发展,基金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事实上,一方面是全市场基金排名业绩分化明显,另一方面则是不同策略产品年度收益率表现也不尽相同。数据显示,在有统计的2572只股票型基金中,除了排名第一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外,其余产品收益率均未能取得70%以上的成绩,有11只产品收益率在60%至70%之间,166只产品收益率在30%至60%之间,1037只产品收益率为负。
在6130只混合型产品中,除了2只“翻倍基”产品外,年度收益率在50%以上的有82只产品,701只产品收益率在20%至50%之间,1746只产品收益率为负。
在4333只债券型产品中,有8只产品年度收益率在40%以上,55只产品收益率在20%至40%之间,154只产品收益率在10%至20%之间;112只产品年度收益率为负,其中,有10只产品收益率在-10%至-20%之间,5只产品收益率均低于-20%。受益于转债市场行情,2021年混合债券型基金收益表现出色,排名靠前的混合债券型基金均采用可转债策略,持有转债集中于能源、钢铁、材料、机械行业。
此外,QDII和FOF型产品也有不同年度表现,有15只QDII产品年度收益率在50%以上,有11只FOF产品收益率在10%以上;有12只QDII产品收益率低于-40%,47只FOF产品年度收益率为负。
今年投资关注这“四方面”
中信保诚基金认为,2022年企业盈利预计较2021年放缓,指数或以震荡为主,关注市场结构性机会。结构上,大小风格预计均有表现机会,上半年可能更偏中小盘风格,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预期,可能风格偏向大盘;从投资机会来看,可关注四方面机会:一是PPI向CPI传导潜在受益的方向;二是“双碳”框架下的投资机会;三是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投资机会;四是智能化和电动化双轮驱动下的汽车产业链机会。
中信保诚基金表示,当前从股债相对估值角度来看,债券仍然相对优于沪深300,但当前债券收益率整体已经处于历史较低位置,考虑到权益投资机会仍将呈现结构性特征,整体仍有利于“固收+”投资策略。上半年债券胜率较高,权益市场仍偏结构性,可关注景气改善的消费品、风险释放充分的金融板块。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