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创新模式托起小农户融入大农业

目前,该市334个行政村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土地流转面积30.31万亩


  • 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村民提供就近就业机会。 通讯员 董天忠摄<br>
  

■记者梁雪玲
  通讯员李丽霞董天忠
  本报讯广东省一类革命老区化州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创新实施“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全程托管服务”“土地入股+发展集体经济+托管”和“土地入股+股份分红+托管”三大模式,有效解决土地撂荒和耕地细碎化问题,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引领小农户迈向现代农业,为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化州答卷”。
  “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全程托管服务”模式
  该市那务镇那冰村率先实施“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经营权预流转至村集体经济社,完成18个村集体经济社预流转土地面积620亩。完成土地经营权预流转后,村集体经济社按500元/亩保底农户收益将土地经营权对外流转,由托管服务主体提供专业化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托管服务。开展水稻生产托管示范,在全程托管示范基地上建立示范田,推广新作物品种、展示新技术,以科技创新实现“三减三增”(即:减药量、减农残、减成本;增药效、增产量、增收益),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营主体与农机合作社开展联合,整合当地闲散农机,为农户提供“六统一”服务(即:品种统一、耕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作业统一、收获统一、收购统一),每亩地节本增收276元。
  “土地入股+发展集体经济+托管”模式
  该市合江镇大石头村引导农户将土地经营权预流转至村集体经济社,将土地经营权作为入股分红的依据(1亩为1股),入股到大石头村经济联合社,然后由经济联合社接入专业化全程托管服务主体,统一对外开展合作经营,形成“农户+组级经济社+村级联合社+经营服务主体”的利益联结方式,经营主体优先确保每年550元兜底收益,其中农户500元/亩,组级经济社30元/亩,村级经济联合社20元/亩。超过合同约定的保底收益部分,由经营主体和村集体按1:1分成,增加收益归集体支配。
  “土地入股+股份分红+托管”模式
  该市新安镇新塘村山鸡塘经济社鼓励乡贤返乡创业,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村民成为社员,实现“村社合一”管理。该村实行“土地入股+股份分红”联农带农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投入、土地规划布局等措施,将土地流转入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农业托管服务主体发展种植柠檬。目前该村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农户63户,托管面积近500亩,受益350人。预计1年后,可年带动新塘村超100户托管户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
  该市“三大模式”托起小农户融入大农业,推动334个行政村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土地流转面积30.31万亩,流转率45.22%;建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1个,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507个;粮食种植服务面积达10万亩,其中撂荒地复耕复种855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