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交通为茂名发展注入新动力
周平(茂南)
日前,市区高凉南路正式开拆,“断头路”终于要打通了。这是今年市民比较关注的一项市政民生工程,大家都期待高凉南路和站北路早日连通交汇,以方便市民出行。
近年来,我市一直按照“北优、中联、南拓、东进”城市发展战略,向东向南,靠海发展,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拉大城市框架,构建“双中心四组团”组团式发展格局。加上随着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市汽车保有量在持续增加,给我市的道路交通提出了新要求。有关主管部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科学谋划,为我市的交通进一步便利化做了实实在在的惠民工作,便利的交通为滨海绿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科学布局纵横交通枢纽,提高交通效率。“十四五”时期我市将规划建成一批交通重点工程,其中包括铁路网有广湛高铁茂名段、茂名东站至博贺港区铁路、广茂铁路电气化改造茂名段等;高速公路网有沈海高速公路改扩建茂名段、深圳至南宁高速茂名段等;综合深水大港有茂名港博贺新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航道工程、茂名港博贺新港区利丰散货码头工程等;主干公路网有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二期)、潘州大道北沿线、海洋大道西延线、市民大道(四期)等。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市将基本建成安全可靠、外通内畅、绿色智能、服务优良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巩固好粤西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全力打造“12312交通时空圈”,即茂名市区至下辖市、区1小时通达,至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2小时左右通达,至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左右通达,至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左右通达。
创文巩卫的纵深发展为提升交通便利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交通便利化不仅体现在宽畅的高速公路、快速的高铁等先进的交通大手笔上,而且也表现在道路交通的细微之处。见微知著,小处可以看出创文巩卫对改善交通的促进作用。例如:盲道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方便视障人士的出行,体现文明城市的人文关怀;还有公路两边的绿道的缺口处,将原来的高度降低到和公路持平,优化了自行车和电单车的行车体验。这些都是创文巩卫带来的明显变化,细微处看到城市的文明,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解决经常拥堵路段通行条件,便民惠民,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市区东汇城附近居住的市民有感受,油城路和高水路的交接红绿灯经常塞车,出入不便。有关部门目前正在制订可行方案予以解决。这对我市加快茂东片区发展、联结北组团中组团、推动城市向东向南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路通财通,这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便利的交通,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只有交通便利,才能够将地方经济的特色输送到更广阔的市场,招商引资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便利的交通,所以地方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完善地方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的茂名站即将竣工使用,茂南大道改造升级后颜值提升,宽敞双向各六车道成为我市道路的新标杆,还有甲子大道……我市的交通越来越便利,交通网纵横四通八达,这些必将为我市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