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30名视障人士“看”电影


  

■记者赵艺
  本报讯 昨日上午,市盲人协会、市爱心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组织30名视障学员观看爱国电影《长津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享受“看”电影的乐趣。
  “敌军侦察机在上空飞过,还没来得及领取御寒物资的伍千里等人,赶紧登上列车……镜头一转,是战友们追着列车奔跑,试图把御寒物资扔上车给他们……”整场电影下来,志愿者都忙活着,不时把大银幕的布局、电影的场景、人物的介绍等内容,讲给视障人士听。虽然视障人士不能真确地看到银幕上的画面,但通过音效,他们感受战争的震撼;通过志愿者全程讲解以及人物对白,“看到”了当年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奋勇杀敌的场景。低视力的陈辉兰是百名盲人就业培训第二期学员,她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走进电影院‘看’电影,以前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家里,很少外出。虽然不能完全清晰地看到屏幕,但通过解说以及音效,能感受到战争的氛围,很震撼,很激动。是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捍卫了祖国的安全和平,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也会努力生活,努力融入社会的。”
  “视障人士是很少接触社会,很少看电影的。”市盲人协会会长杨建华说,组织视障人士来“看”《长津湖》,让他们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恩党和国家的关怀。同时,让社会更了解视障人士,帮助他们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