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

潘州街道:党建引领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民生温度


  • 美丽的高州城。陈兆武摄<br>
  • 高州“市肺”挂榜岭森林公园。<br>
  • 鉴江河沿江绿道。<br>
  • 高州市区站前路两旁的商住楼盘工地。<br>
  • 搁置30多年的沿江路(竹栏街)建成通车。<br>
  • 永青大道与桂圆东路夜景。<br>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朱焕 通讯员邓志强
  潘州街道位于高州市城区中心,是高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走进潘州街道,看到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条条崭新明亮的道路,一幅幅干净整洁的街景,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工地,穿梭如织的车辆,满脸幸福的人民……到处充满着奋发向上的强劲动力,到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
  今年以来,该街道紧紧围绕中央、省委、茂名市委和高州市委的部署和要求,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今年前两季度,该街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3.2%;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09亿元,同比增长97.7%;完成限上住餐营业额4050万元,同比增长70.773%;税收收入6.83亿元,同比增长54.8%。

以和谐征拆加速城市化进程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征地拆迁这项先行工作。潘州街道辖区内征地拆迁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群众工作难度大,征地拆迁工作面临着许多难题,规划覆盖范围及实时性不强、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等情况,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征地工作的推进。为此,潘州街道立足工作实际,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以党建带征迁,以征迁促党建,成立征地拆迁工作指挥部,制作征地拆迁任务“分布图”、人员“责任图”、工作“进度图”,突出攻坚重点、区分重要节点、把握时间进度,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创造了征地拆迁的新景象,打造潘州街道和谐征拆新模式。
  潘州街道党委书记冯高毅表示:“我们主动探索征地拆迁新模式,班子领导任组长,带领党员干部以分组包干、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的作战模式,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担当,广泛发挥党员在矛盾纠纷化解、征地拆迁等工作中的‘宣传员’‘劝导员’‘监督员’作用,把党组织建立在项目一线,实现党群同心、干群合力,努力开创‘以党建带征拆,以征拆促党建’的新局面。”
  近三年以来,潘州街道共完成土地征收2000多亩,拆除房屋144间,解决各类征拆难题数十个,高标准规划建设安置小区2区,实现和谐征拆,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用地。

以项目建设推动城市扩容提质

  项目建设是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发展的重要举措。潘州街道坚决落实高州市委、市政府城市“东扩”的发展思路,立足以路扩城、以改提质……加快推进城市提质扩容。通过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责任,解决困难,倒逼进度,确保高州市委、市政府在潘州辖区内的重点项目能不折不扣按时间节点完成。永青大道、桂圆东路、站前路开通后,拉开了城市框架;搁置30多年的沿江路(竹栏街)建成,打通一河两岸“最后一公里”;桂圆西路和站前路驳接工程的完成,加快了城市发展;府前路、文明路、解放街等“九街十二巷”的扩改和黑底化,提升了城市面貌;文笔岭森林公园、挂榜岭森林公园的建成,创新性地建设了文明博雅新村、南关黄屋园等一批社区“口袋”公园,提升了城市品位;万福名雅城、永盛中心城、时代君悦府等一批中大型楼盘和小区的落成,高文小学的投入使用,高州市妇幼保健院新院的建成,提升了城市热度。目前,该街道正在全力推进名雅城综合体、迎宾大道、学砚湖公园、冼太文化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和推进,不仅大大扩大城区范围,而且也将带动土地的增值,更为城市的滚动发展赢得广阔空间和强力支撑,推动城市整体形象跨越式提升,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发展和建设成果。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

  小区的路灯越来越亮、休息座椅多了、人行道地砖整齐了、小区里绿化苗木补植了、停车秩序规范了、人居环境干净了……今年以来,该街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本”的民生工作理念,高标准、严要求地把每一项民生工作做严、做实。
  把“我办群众办实事”贯穿于工作每一个细节,把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把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实,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截至8月底,该街道和13个社区已建立193项民生实事清单,每条清单任务聚焦了当前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城市扩容提质、乡村振兴等热点工作紧密结合,内容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便民服务、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明确了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间节点,由党政主要领导、驻点领导和社区党组织书记“三方”督办推动。目前,各项民生实事均紧锣密鼓地开展,已完成138项,推动实施阶段55项。如:桂圆西路和站前路石古垌驳接工程今年6月建成通车;解决了石古垌村饮水问题;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对谢观路进行线改;推动谢村蒋屋、黄二留用地开发,初步达成开发意向10多亿元。文明社区投入20多万元建设了博雅“党建+创卫”主题公园;谢村社区投入200多万元建设林屋环村路;南关社区在新街老干区、商业住宅小区加装了路灯等等。
  毫不放松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防控工作措施,压实“四方”责任,开展“四个一”健康管理;健全完善“三人小组”工作机制,落实企业“五有”要求和“个人防控四要”,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做到应接尽接,截至8月底,接种新冠疫苗近24万剂次,2020年该街道被评为茂名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工作成果丰硕。该街道实行包联网格推进创卫,扎实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工作,抓好宣传教育、开展文明评比、交通劝导、建设文化站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制、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整治“六乱”等。派发创建省文明城市宣传单60万张,入户79998户开展创文测评,派发各类宣传品39998件,成立志愿服务队15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41场次,新建宣传栏150多个、便民信息栏130多个,完成背街小巷基础设施改造250多项、硬底化建设346487.8平方米,新增道路标线179773.71米、小车位4663个、摩托车位12401个,安装四防设施3532个,群众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工作满意度达到98%以上,高质量建设南关黄屋园、南湖塘周杨简、文明博雅公园等多个示范点。
  全面推行网格化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党建+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该街道充分整合党建、综治、双创、疫情防控等各类网格,配备网格员403名、信息员16名,网格员会对网格内的流动人口、治安、查违、城管、安监、消防、计生、卫生、河道等实时事件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巡查,发现网格事件,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终端上传街道综治中心,由中心统筹处置,极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通过开展网格化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民政工作保障到位、残疾人保障有效落实、劳动保障循序开展、健康促进县工作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潘州街道一以贯之的追求和持之以恒的作为。
  冯高毅表示:“下一步我们潘州街道全体党员干部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为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而不懈奋斗,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