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河西街道丹山村开办公益暑期班

免费为留守儿童提供托管辅导


  

■记者周燕红
  本报讯这个暑期在“双减”政策下,学生们不再能像以前那样扎堆去校外培训机构上课。为此,化州市河西街道禾化村委会丹山村在暑期开始后,由村民理事会开办了公益暑期班,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学习辅导和托管服务,受到村民的欢迎。
  日前,记者在丹山村看到,该村的“汤氏文化室”里有三十多名学生分成几群围坐在一起,由不同的老师上课。小学生学习成语典故,中学生则复习英语单词,学习气氛良好。脸上还带着一丝青涩的辅导老师汤嘉瑜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一年级学生,去年她考上大学时,村里的基金会奖教奖学项目给她发放了500元奖学金,今年听说村里要开办第一期公益暑期班需要辅导老师,她立即报名参加。汤嘉瑜说:“我觉得对于小朋友而言,公益暑期班就是可以让他们集中在这里系统学习,而家长可以更放心去工作,我也可以通过跟同村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从中收获到热心公益的满足感。”
  与汤嘉瑜一样担任公益辅导老师的,还有同村一位高二的学生汤杜娟。汤杜娟英语成绩比较好,她负责教比她小几岁的学生背读单词、熟记语法。汤杜娟认为,带动其他学生一起进步的同时,她自己也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成果,一举两得。
  参加暑期班的孩子们则表示,他们学习了英语、数学和语文等科目,觉得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大家都喜欢和这些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老师”相处,喜欢由他们来上课。
  据了解,早在2019年禾化村委会的乡贤就自发筹资100多万元建立了“汤氏文化室”,并将其打造成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内设村民议事厅、多功能视听室、图书吧等设施。该文化室平时由村民义务为村中学童开办晚作业辅导班和书法艺术班,今年是第一次开设公益暑期辅导班,辅导班减轻了家长带孩子的压力,提高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令村里的学习氛围逐渐浓厚,促进了乡村文明和谐、邻里融洽共处,受到村民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