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陈月清:

尽最大能力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陈月清在迎宾交通岗引导车辆通过斑马线。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颜东摄
本报记者何宁
  自8月2日起,我们都能在全市各个交通岗看到一群可爱的身影,他们不怕风吹日晒、不怕汗流浃背,身穿红色马甲,手持“文明礼让”点赞牌,每天坚守在各个交通岗斑马线前,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提醒车主文明驾驶礼让行人。他们,是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是全市创文巩卫工作先锋力量,是一群可爱可敬的城市文明倡导人。
  “黝黑的肌肤、咧嘴的微笑、洪亮的声音、利索的动作”,这是在蓝迪岗坚守城市文明倡导的茂名大爱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陈月清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那天去采访陈月清,刚见面时她正在开事前动员例会,“一定要注意安全,老队员一定要带好新队员;要文明礼貌用语,礼让行人的车辆要点赞;要耐心劝导,文明行为要一点一点传播……”熟悉的规则,在陈月清嘴里脱口而出。
  最难忘的事:让65岁骑三轮车阿婆主动改变观念
  陈月清刚到蓝迪岗倡导文明行驶时,有一名65岁阿婆格外引起她的注意。阿婆每天都会骑着三轮车经过这里,一开始阿婆会把三轮车骑上机动车道,于是陈月清把她拦了下来,耐心讲解劝导,但却换来一顿骂,最后还是交警过来才化解这尴尬场面。“非机动车行驶在机动车道,太不文明安全了。”陈月清决心理一理这事。于是,第二次碰面时,陈月清还是很有礼貌地把她拦了下来。
  “应该拦了5次吧,第3次开始这位阿婆就不怎么骂人了,不过觉得欣慰的事是,最近阿婆骑三轮车经过这里,已经把三轮车骑上了非机动车道。”陈月清笑着告诉记者,“文明之风需要耐心和时间去传播,这是我们志愿者最想看到的画面。”
  最感动的事:家长主动接送孩子过来当志愿者
  传播文明之风,倡导文明行车礼让行人行动,是从8月2日开始的,将维持4个月。陈月清告诉记者,在蓝迪岗,志愿者们每天会在上午7:15-8:30,下午5:15-6:30到这里站岗。刚开始的时候,每班都是安排5名志愿者。志愿者来自全市各个阶层,大家都是通过网上报名主动参与,目前主要是学生居多。
  随着文明之风吹遍大地,又或者是活动太有意义,在这个暑假期间,很多学生都主动网上报名参与到活动中。陈月清说:“在蓝迪岗,一个班最多人的时候来了23名志愿者,在他们当中,有部分还是家长亲自接送小孩过来当志愿者,看到全市有更多的人主动参与传播文明之风,我们感到很欣慰。”
  最想做的事:尽最大能力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45岁的陈月清,从2008年开始,已经主动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中。陈月清说,那时他们不叫志愿者,叫茂南义工,不过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陈月清心里一直都有崇高的理念:志愿者工作很有意义,可以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到社会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陈月清加入志愿者队伍,家人十分支持。同时,她也会对自己的小孩言行身教,她家里的三个小孩,有时间都会跟着她参与志愿者活动。她最小的女儿,在三岁多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她,来到金塘镇敬老院志愿服务这里的老人,由于连续去了几年,这里的老人对她女儿甚是疼爱。陈月清笑着说:“每到要去金塘镇开展志愿活动,女儿总是闹着要去,现在不带她去,她会很不开心的。”
  自我市开展创文巩卫工作以来,城市面貌发生不小的变化,文明之风吹遍每家每户。每当我们走在各个交通岗人行道上,都会看到经过的车辆主动让行,在这和谐的画面中,或许应该为全市广大志愿者增添一笔,那一笔,有他们的汗水,也有他们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