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红色茂名
10处茂名红色革命遗址②
7 七烈岩
七烈岩位于化州市平定镇积田村委会径口村。
1948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在化北进行大扫荡,化北区医疗队从五家山撤至平定积田村委会落楼嶂,由区中队保护。广西保安大队等近千人,向落楼嶂扫荡。南垌乡乡长陈亦辉带区队大部分同志掩护医务人员和伤员60多人进入嶂心,只留区队长刘傅振带领黄纪华、刘傅黄凤、刘傅伸、刘傅亚金、罗福南、罗华新、刘傅海琼等人坚守落楼嶂,掩护陈亦辉及医疗所撤退,他们集中火力,猛烈射击,吸引敌人,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战士们子弹打完了,就居高临下,用石块做武器,向山下的敌人扔石块。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战士们被敌人重重围困在石洞里,战斗从上午八九点持续到下午五时。洞内渐渐没有了声息,敌人不敢贸然进洞,于是往洞里投炸弹,后又拿来柴草和毒气,封住洞口,然后点燃,除个子小的刘傅海琼钻出洞尾幸存外,其余七位俱死在洞里。他们的遗体被烧得认不出来,惨不忍睹。七壮士为了掩护60多位战友,为了保卫天堂嶂的群众,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事后,人们将七名勇士献身的落楼颈岩洞称为“七烈岩”。
1995年4月,为纪念七壮士,市政府在七烈岩不远处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先烈。烈士纪念碑占地200平方米,其后有烈士墓群,整体基本保存完好。
8 鳌头解放纪念旧址——鳌头古衙门
鳌头解放纪念旧址位于茂南区鳌头镇正街52号的鳌头古衙门。
鳌头古衙门始建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明朝期间,鳌头属高凉郡茂名县,位于鉴江流域的小东江与袂花江交汇处,沿江商业繁茂,因远离茂名县衙,为加强管理,设鳌头市衙门,管辖沿鉴江流域吴川兰石、浅水、覃巴,化州长岐,电白小良,茂名袂花、镇盛等地的商业和税收。市衙建制沿袭至清朝。民国时期,在原址设伪区府。因此处为国民党将领陈沛(袂花人),邓龙光(镇盛人)故里,国民党军队掌控力度大,成为茂名解放的重要阻力。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5支队司令员王国强,将飞马、覃巴两地区武工队游击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4团第3营,郑凌华任营长。10月30日,郑凌华挑选40名战士乔装潜入鳌头圩,三更时分发出信号弹,里应外合打开城门,配合主力部队攻入鳌头圩,伪区府的敌人被迫扯起白旗投降。随后,3营升起五星红旗,接管鳌头古衙门,挂牌成立区政府。
鳌头古衙门建于明朝洪武三十年,清末鳌头古衙门因战乱被毁,民国时期修复,为砖木结构堂屋,二进。目前状况良好。现有150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进行鳌头市衙管理和解放鳌头主题展览,有展品200件。
鳌头古衙门于2008年9月被茂南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茂南区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0月被茂名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茂名市文物保护单位。
9 中共信宜县委员会成立遗址
中共信宜县委员会成立遗址,位于信宜市怀乡镇怀乡行政村大路底自然村陈业之家。
1927年5月,中共南路党组织在广州湾召开各县农民代表会议,建立“南路农民革命委员会”,部署组织武装暴动。朱也赤任南路农民革命委员会主任。5月下旬,朱也赤来到信宜怀乡,在怀乡大路底村陈业之家中,与罗克明一起组织召开信宜党团骨干会议,传达南路革命委员会有关组织武装斗争的决定。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领导信宜境内的共产党、共青团组织,以及被国民党反动派开除学籍回到信宜的共青团员、共产党员开展工作,朱也赤在会上正式宣布成立中共信宜县委员会,罗克明任书记,朱也赤、陈业之任县委委员。县委下辖怀乡、东镇两个区委,潘定耀任怀乡区委负责人,邓世丰任东镇区委负责人。县委机关干部有张树年、陈文炎、孔昭然、叶乙帆等。会议同时宣布成立共青团信宜县委和信宜县革命委员会,张敏豪任共青团信宜县委书记,罗翘英负责组织,杨万元负责宣传兼任信宜中学团委书记;罗克明任信宜县革命委员会主任,陈业之、张树年、高君策、张敏豪、陈文炎为委员。委员会下设组织、武装、宣传、粮食四个股,分别由罗克明、陈业之、张树年、陈文炎负责。
陈业之民居为泥砖木结构,两座两进,两层高,20世纪60年代已拆除,70年代在遗址左侧重建了房屋。
10 中共南路特委机关遗址
中共南路特委机关遗址位于化州市笪桥镇横岭村委会横岭村彭氏大屋。
1927年8月,中共南路特委任命彭中英(化县横岭村人)为南路特派员,他经常返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组织、扩大农民协会和充实农军队伍。南路特委机关驻地设在横岭村水井边泥砖炮楼和彭氏祖屋,经常在此召开各种会议,时常出席会议的有陈信材、卢宝炫、彭柏松、凌霄等。为便于领导全面工作,南路特委在此工作了七个月后迁址广州湾(今湛江)。1927年9月,在特委机关转移前,省委派杨石魂巡视员到横岭传达省委决议,决定举行一次城市大暴动,一举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各村农会即进行暴动前的准备工作,农军加紧训练,枪弹分发到村,安排到人。由于各方面准备充分,受到省委的赞许和肯定。1928年2月,由卢宝炫、杨石魂、彭中英组建中共横岭村党支部,彭廷玺任书记。党支部主要任务是派遣党员分赴各村庄宣传发动农民参加农会,加紧组织农军和军训,鼓动农民与地主做斗争。
中共南路特委机关遗址原为泥砖炮楼,始建于清初,由村中祖偿捐建,新中国成立后炮楼被拆除,彭氏祖屋尚在,横岭村群众对彭氏祖屋进行了多次修缮,现彭氏祖屋建筑占地168平方米,一座两进,砖瓦木结构。中共茂名市委党史研究室茂名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茂名日报社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