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管理局作客“民声热线”透露

我市上半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记者周缅
  本报讯 昨天上午,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作客“民声热线”直播节目,就我市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以及该局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勤政廉政等方面的情况,接受广大市民的咨询、投诉和建议。
  问: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今年以来的安全生产形势如何?
  答:今年1-6月,全市共发生事故24起、死亡25人,同比分别下降27.3%和26.5%;发生较大事故1起,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50%、62.5%,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从事故发生的行业看,道路运输业、建筑业和商贸制造业的事故较为集中,其中道路运输业的事故占比最高,共发生11起、死亡13人,分别占全市生产事故的45.8%、52%。化工领域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起,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其中涉及危运车辆充装事故3起、死亡1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略显严峻,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大督查力度,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问:在防范和应对台风暴雨方面,政府部门作了哪些准备?
  答:要实现“一个确保,三个不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发生江河决堤、不发生水库垮坝、不发生城市受淹。)的目标,必须把工作做在前面。
  一是我市已经建立了四级挂钩联系制度,市领导联系县、县领导联系镇、镇领导联系村、村领导联系重点户,建立了4.9万人的三防责任人体系,重新对大中型水库、万亩堤围和各地的三防行政责任人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健全了三防组织体系、明确了责任分工、压实了工作责任。
  二是各级农业农村、水务、住建、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城市管理等部门都先后组织开展了防汛防风隐患自查、排查,摸清了各行各业的隐患共840个,落实了相应的治理管控措施,建立了较完善的工作台账,对风险隐患、存在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心中有谱。
  三是市级落实了200万元资金用于采购抗洪抢险装备,各地财政也投入资金用于补充、维护保养抗洪抢险装备。
  四是成立了专门的宣讲团深入各区、县级市巡回开展三防责任人巡回培训,实现了县、镇、村三防责任人业务培训全覆盖,有效解决了镇街三防工作要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提升他们的履职能力。
  五是先后组织全市150名专职应急救援队员、协同军分区组织400名民兵轻舟分队开展抗洪抢险集训,并指导支持武警茂名支队、公安特警开展抗洪抢险训练,为应对极端天气做好了应急救援力量准备。
  六是市三防指挥部组建了5个由处级干部担任组长的三防督导组,一旦遭受台风暴雨影响,督导组下沉镇村一线全过程跟踪督导基层落实三防工作责任,协调解决基层防汛防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七是我市积极推动镇街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争取上级支持,按照统一标准,推动镇街全面完成了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立起性能优越的应急指挥系统,有效提升基层的通讯保障能力。
  问:道路交通事故应该是群众出行安全的“头号杀手”。请问我市在统筹防范和治理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有什么硬招实招?
  答:市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杨安队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市应急管理局牵头成立市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专班。主要做法有4方面:一是县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各地领导小组组长,确保“一把手”亲自抓。同时,还建立了党政领导班子挂点包片制度。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别挂钩联系7个县区和经济功能区,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分别挂点包片镇街,做到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针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梳理出与道路交通安全直接相关的“人、车、路、企、救”五个方面18类突出风险,分门别类提出55项防范任务。三是市领导每季度到挂钩联系县区实地调研检查不少于1次,市工作专班每个月到县区检查督查、暗查暗访不少于1次。及时发现问题,靶向精准为各地提出整改建议。四是我市的55项任务都是实招硬招,如打击非法改装“百吨王”、清理“黑校车”、建设“四好农村路”、对国省道交叉路口实行“一清一灯一带”等专项行动;同时,我们还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实行监管,比如利用“两客一危一重货”系统以及《茂名市危险化学品运输监管平台》,实现对运输车辆智能监控预警,每天有多少危运车辆进出茂名、装卸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吨数,以及哪些司机存在疲劳驾驶、超速、超载、闯禁行区域、无电子运单等违章行为,系统都能一一记录和预警,及时提醒司机纠正不安全驾驶行为,有效防范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