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茂南区羊角镇坚持党建引领发展
凝聚力量 着力打造“好心之城东门户”
文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郑坤慧张波 通讯员许国卿
羊角镇,位于茂名市区东郊,是市区东扩主战场。在短短几年间,该镇正以全新的面貌跃然而出,散发出无穷魅力。伴随着茂名市区扩容提质的步伐加快,得天独厚的羊角镇更加令人瞩目。
今年来,羊角镇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强大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现在羊角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我们将凝聚起各方磅礴的力量,打造好‘好心之城东门户’,确保羊角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今后的发展,茂南区羊角镇党委书记阮传参满怀豪情。
学党史办实事为民服务践初心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羊角镇委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要求,聚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各级高度重视,坚持党建引领。该镇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羊角镇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梳理下发《党史学习教育“1+10+N”资料清单》,明确学习教育各项活动开展时间、具体内容及学习形式等内容。各级党组织对标对表抓落实,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组,深入各基层党组织举办党史专题宣讲报告会等系列活动,切实做到用好用活既有的宣讲力量,开展分众化、对象化、常态化宣讲,把党的历史和历史功绩宣讲好,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营造团结奋进、开创新局的浓厚氛围。紧扣“建党100周年”主题,组织开展好“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依托羊角镇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基因村史室教育作用,开展红色教育体验。组织开展好“红色故事大家讲”、红色经典影视展播展映等活动,抓好各村居民的学习教育。同时,借助首批5G智慧镇的试点镇的优势,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实施“宣传大喇叭”工程,全力打造党史宣传平台。
强化学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羊角镇坚持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有关重要论述制度,严格落实“各级书记抓宣传、一切工作到支部、‘三会一课’全覆盖”的要求,抓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开展读书班、“领导干部上讲台”、先进典型现身讲等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践行初心使命,真情为民服务。羊角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党员领导干部实际,列出服务清单,以每名党员为身边群众至少办一件实事好事,各部门(站、所)注重诉求收集和解答,以及广泛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志愿服务等活动等方式,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办好城镇新增就业、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切实做到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解决好出行、就业、教育、医疗、社会治安、来信来访等民生问题。截至目前,羊角镇村级党组织为民办实事工作累计报告68次,涉村事项145项,村级党组织牵头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14项,办理民生实事98项。
推行“党日议事会”,架起党群“连心桥”。“党日议事会”是羊角镇党建工作的一大亮点,是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每月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直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做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确保让所有的决策更切合村(居)民利益。自从开展此项活动后,普通党员和村民大大增强了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参与讨论村里的各项事务,这项举措最大程度聚了民智、汇了民意,有效推进了村级事务管理的民主化、公开化和透明化。如今,羊角镇“党日议事会”,不只是“议”,更重要的是真正做到了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干群共同“干”,切实打通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建设党建公园,增强工作活力。该镇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引领各项事业协调共进。截至目前,羊角镇建成了集党性素质培育、文娱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党建文化主题公园8个,切实做到了将党员活动阵地由过去的室内拓展到室外,实现形式、内容和服务对象的三创新,进一步增强了党建工作活力。
聚力项目建设 孕育发展新动能
炎炎夏日,驱车从茂名市区油城十路向东行驶,一路感受着羊角大地上涌动着的发展热潮: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工地上塔吊林立,一个个重点项目鏖战正酣,所有的一切,无不昭示着羊角这一方热土正在加快崛起。
羊角镇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的部署要求,按照市委“1+ 4+6”、区委“1+4+7”的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聚焦项目,聚力发展。该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和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大党建引领力度,推动重点项目落实落地,发展势头喜人。
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羊角辖区,新增的市区路网,如大园路、东粤路、官山七路、双山八、九路、疏港铁路等重点项目也向羊角延伸,万达广场、保利广场、华夏广场等新增商圈争相落户羊角。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既推进了羊角镇城镇化的进程,也为该镇的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旗飘起来、党员干起来”。在重点项目建设这个主战场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彰显。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是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的“重头戏”,该镇把党员骨干全数抽调到征迁工作组,耐心为拆迁群众解释政策,确保万达广场、保利城、甲子大道、双山八、九路、东粤路、官山七路、大园五路、市公交站、疏港铁路、市中医院新院区、铁路文化公园、儿童公园、福地小学等重点项目工程快速推进,市级土储征地2000多亩任务如期完成。
羊角正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浓墨重彩地书写壮美诗篇。
全力创文巩卫 镇村颜值大变样
傍晚时分,羊角河畔的廉政绿道开始热闹起来,吃过晚饭的居民三三两两前来这里“打卡”,他们漫步在平坦的绿道上,畅谈起生活中点滴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快两年没回过家了,这次回来看到羊角圩街的道路干净整洁,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外出经商的李龙昌老板对家乡的变化不吝赞美之词。
在茂南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羊角镇主动作为,把创文巩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羊角镇创文巩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4个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制订了工作方案,把全镇创卫区分成23个网格开展网格化管理,进行挂图作战。进一步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做到创文巩卫工作任务到人、责任到位。切实地推动了创文巩卫工作纵深发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茂名市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贡献了羊角应有的力量。
为了解决开展工作期间财政比较困难问题,羊角镇通过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创建工作的投入。三年来,全镇共投入创文巩卫资金1600多万元,对标对表开展创建工作,补齐创文巩卫工作短板。一是投入300多万元对废旧原镇文化站进行升级改造,2020年被省文化旅游厅定为特级文化站;二是投入1000多万元,对创卫区南香村委父子塘村、南香塘村、石界冲村,对石曹村委会走马山东、走马山西村,对爱群上高村进行村道硬底化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大大改善了创卫区人居环境。三是投入130多万元,建设创文创卫宣传栏7300平方米、制作宣传小品150多块,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创文巩卫工作氛围。
在创文巩卫工作中,该镇以“党建+”为工作理念,以村党支部为堡垒,以网格单位,以示范点带动,大力发动群众,形成了“干部带头干、全民参与干”的共建共创工作格局。同时在创文巩卫问题整改工作中,该镇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321”工作法:小问题,网格员能立即解决的,坚决不超过30分钟整改到位;社区能自行解决的,坚决不超过2个小时整改到位;大的问题需要镇层面解决的,坚决不超过1天整改到位。该镇上宾塘村原来是一个脏乱差村,经过大力整治,实现华丽转身,变成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村,目前,有知了书院、丹林画馆、油灯文化等文化创意公司入驻,这里成为市民一个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经过落实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羊角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镇容镇貌更美了,道路干净了,背街小巷整洁了,商铺经营规范了,车辆停放有序了;群众的家园意识、参与意识、归属意识增强了,幸福感、获得感更强了。2020年该镇荣获“茂名市文明单位”“茂名市卫生镇”称号,23个村(社区)获得“茂名市卫生村”称号。
逐梦广袤沃野 乡村振兴绘新景
一条条平坦的沥青路通往家家户户;绿树的掩映下,一座座漂亮的民居错落有致;在宽阔整洁的广场上,村民在惬意地打篮球、打羽毛球、跳广场舞,天真的小朋友在滑梯上尽情玩耍……走进全国文明村--羊角上庵村,目之所及皆美景。
如何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羊角镇用行动作出了有力的回答。全镇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为着力点,进行“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达到干净整洁村有22个村委会,占比100%。深化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9座,建成雨污分流管道33.8公里。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100%。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8%,改造户厕27户、公厕改造3座。自然村完成硬底化道路680.22公里,“四好”农村路达到100%。
该镇向上级申请整合小流域整治资金1620万元,用于疏浚河道3条、大中沟渠7条、修建涵闸25座、维修泵站1座、新建桥梁4座、涵管桥6座,全镇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项目区受益群众满意度大于95%,河长制实现了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
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因地制宜建设“小四园”;高标准助力推进“精彩100里”茂南段建设,新建碧道10.6公里。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上庵村、潭桥村、潭段村、山和村等一批新农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不断提升“颜值”,大大改善人居环境。
“以前做梦也没想到我这辈子能看到村里变得这么漂亮,比城市还要美,真的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79岁赵老伯谈起村中的巨变感慨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