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党旗在茂名教育战线阵地上高高飘扬

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育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市教育局机关全体党员集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br>
  • 市教育局全体干部职工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br>
  • 市委教育工委表彰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br>
  •   市教育局开展“初心百年不变精彩100里启程”庆祝建党100周年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br>
  • 市直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br>
  

本报通讯员 宋一帆 刘永严 记者 陈艺平 车政谋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为引领,推进茂名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加强领导 致力创建党建教育品牌
  我市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党组织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更加全面。近年来,全市5个县区均成立了县级教育工委,高新区成立了教育中心党委,滨海新区成立了教育工委,公办、民办中小学归口管理率100%。全面完成学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占比100%。市直高校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部配备党委书记。全面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全省率先配备学校党务专干。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日常监控,预防风险发生。
  创新打造“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室”、“铸魂、厚德、精艺、严纪”四位一体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和“党建引领创建平安校园”党建三大品牌。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力抓好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全市农村600多所中小学建立了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室,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周末或节假日都留在工作室学习或开展文体活动,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到目前为止,全市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立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室。
  党员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实施党员“双培养”和“全员轮训”工程,抓党员“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每年分批分类对党员干部实行轮训,共轮训5000多人次;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标准和程序。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青年党员教师讲微党课活动,为青年党员教师提供展示才华和成长的平台。
精心组织 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入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坚持“立足教育、服务群众”,积极探索“学好、用好、办好”学习教育模式,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精心谋划部署,学好百年党史。成立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3月10日,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各区(县级市)教育系统、市直院校相继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并接受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督导组检查指导。全市教育系统推进“五个学”,即坚持领导干部“带学”、专家学者“导学”、党员干部“研学”、宣讲团“讲学”、党组织书记“促学”,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欣荣多次作专题辅导报告,并邀请省改革研究专家陈池作专题辅导。还组建了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半年来开展宣讲63场次。全市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讲党史约8000场次。同时,虚心接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六巡回指导组的进驻指导,推动我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营造浓厚氛围。抓好中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蕴含的育人元素,创新教育形式,广泛开展专题演讲、交流分享、红歌比赛、主题征文、红色家书诵读、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红色主题阅读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启动为期6个月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在2021年春季开学第一天,全市1670所中小学校、120多万师生齐声朗读《可爱的中国》等200多篇红色经典诗篇。此外,还组织全市学生举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祭扫、“红色经典诵读”“”绿书签行动“系列活动,组织参加红色访谈、研学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30多万人次,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达70多万人次。制作整合影视作品、微课、动漫等视频资源120多个,经典电子书150多部。
  边学边做,为群众办实事。广泛发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大力实施“增学位、提体质、减负担”三大工程。积极推进茂名市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茂南区第一实验学校、茂名市福地小学、茂名市第三幼儿园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促进我市义务教育扩容提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优质化教育的需求。针对家长们普遍关注学生体质健康、学校体育等热点话题,促进学校体育发展,聚焦提升学生体质,使学生“动起来”,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强起来”。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提出的“为孩子减负”问题,要求各地各学校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编排课程,按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严格控制每天作业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等,做到既“控总量”又“保质量”。
改革创新 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难题
  改革创新,是近年全市教育工作呈现的新亮点。全市教育系统担当作为,采取改革创新举措,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难题,推进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千校扶千校、中心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构建联合办学共同体等举措,通过以强带弱、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公办学校带动扶持民办学校等多种形式,组建了25个教育集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制定茂名市城区学校专项规划。2018年,我市教育、规划、国土等部门联合行动,制定了茂名城区规划区内学校专项规划,预留了足够的教育用地,解决了历史上找不到学校建设用地的问题。
  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制度。每年从中青年教师中公开选拔一批优秀教师进入校长后备人才库,开展为期两年的专项培养培训,有岗位空缺再从中选拔使用。每年还联合市委组织部培养100名青年名师。近年来评选了全市名校长、名教师和名班主任累计225名,每年每人每月给予1000元财政补贴奖励。
  积极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出台了《2019年茂名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茂名市中小学校教师退出教学岗位的实施办法(试行)》等“县管校聘”改革配套文件,加快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目前,全市“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聘任中小学教师68891人,其中直聘教师3629人,参加校内竞聘上岗教师58256人,跨校竞聘(含落聘调剂、选调考试)教师6752人,待岗教师9人,有效盘活教师资源,教师活力明显提升。
成绩辉煌 继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下,全市教育系统心怀梦想,励精图治、砥砺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成功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在教育创强中,我市共投入资金68.56亿元,实现了“校舍强、装备强、师资强、管理强、质量强”的目标。2015年,我市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
  创建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从2017年开始,我市先后投入36.57亿元,以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治理现代化、师资队伍专业化、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质量优质化、教育方式国际化等“六化”为重点,全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2020年12月我市正式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认定。
  学前教育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截至2020年底,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98%。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91.17%,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为50.9%,提前完成学前教育5080攻坚行动计划。
  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实施扩容提质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工程,市直和各县级市、区均加大投入,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城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提供足够学位,满足城区扩容提质的需要,全部解决了大班额问题。近几年,共投入资金48亿元用于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改善509所寄宿制学校的设施条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市、区)覆盖率100%。2016年,所有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验收。
  创建成为粤东西北首个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市。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目前,全市中职学校由原来的35所整合为13所。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三个县级市先后成为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为全省最多的地级市。2019年,我市成功创建成为粤东西北首个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发展。从2015年开始,我市先后投入41.8亿元,扩建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西城校区和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滨海校区,新建了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引进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奠定了“两本四专”高等教育格局。目前在校生8.2万人,彻底改变了茂名高等教育落后薄弱的局面。现在正继续加大投入,加快“两本四专”高校二期、三期工程建设。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多年来,我市高考上专科和本科人数分别稳居全省第一、第二。在2020年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新高的基础上,2021年在考生比去年减少12265人的情况下,高考又有新突破,我市尖子生6人进入全省理科150名、文科前50名,2人“裸分”进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线,8人入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强基工程”线,9人进入空军招飞院校录取线,创下茂名高考历史纪录。上特殊控制线达6068人,在粤东西北地区遥遥领先;上本科以上达26200人,继续保持全省第二。
  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用最少的投入,建成最完善、教育资源最丰富的教育平台。加强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名师课堂网络直播、城乡同步课堂、网络教研、资源共享等教学活动全面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师晒课量居全省前三位。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多次在教育部和全省教育信息化会议上作经验介绍。2019年,我市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区域。
  近十年全市人口受教育程度增幅居粤东西北首位。最近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市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8年,比2010年提高了0.62年,位居粤东西北第一位,充分体现了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卓越成效。2021年1月24日,在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茂名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高度评价了茂名教育工作:“在建设教育强市、建设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两项重点工作中,茂名走在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各市的前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沐浴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全市教育系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鲜红的党旗在全市教育战线阵地上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