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1931年5月31日,75型轻型载货汽车问世,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因该车生产在辽宁迫击炮厂附近的民生工厂,所以取名“民生牌”。该车载重量1.82吨,长头、棕色,采用六缸水冷汽油发动机,65马力,前后轮距百4.7米,前后四轮为单胎,最高车速为每小时40公里。在工业极其落后的条件下,这辆车除少数部件,如发动机曲轴等,是委托国外厂家依照本厂图样代制外,其余部件均是自制的,据资料记载全车共计666种零机件,其中464种为自制,另外202种为进口,“国产化”率达百分之七十,实属不易。
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的诞生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并在1931年上海举办的“中华全国路市展览会”展出。车前保险杠上有中英双语写道:“载重行驶粗劣之路能力极强,驶平坦之途速率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离不开少帅张学良的支持,1929年2月,张学良将辽宁迫击炮厂结余下来的四万余元下拨给民生工厂用于研制汽车的试验费用,民生工厂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了中国人自制汽车的尝试。
摘自《中国汽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