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添绿增彩 焕发城市生机

七年来,我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 2316.57 万人(次),植树7772.65万株,尽责率达96.8%;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86个,面积约2.39万亩


  

绿树环抱的新湖公园。本报记者黄信涛摄
本报记者和沛蓉通讯员吴亮
  今年农历正月初七,新春上班首日,市领导来到露天矿生态公园植树点,与干部群众一道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银鳞风铃木、海南红豆、蓝花楹、铁冬青等树苗274株,拉开了2021年春季植树绿化的序幕。
  一年又一年,我市已持续开展了七年新春开工后首日的植树活动。城市生态建设增添了一片片新绿,眼看一株株小树苗迎风招展,原本空旷的土地也变得生机盎然。我市正奋力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全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超过2千万人次
  近年来,我市深入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抢抓造林有利时机,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级党政领导率先垂范,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从市到区(县级市)、镇,各级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纷纷组织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推动地方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带动全市人民树牢生态文明意识,助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在2015年至2021年,市四套班子领导已连续七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发挥垂范作用,带动群众造林绿化蓬勃开展。据统计,这七年里,全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2316.57万人(次),植树7772.65万株,尽责率达96.8%;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86个,面积约2.39万亩。
  各界积极响应“植纪念树、造纪念林”活动
  我市坚持不懈,发动和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植纪念树、造纪念林”活动,把植树和育人理念有机结合,既绿化美化了环境,也弘扬了生态文明新风尚。我市通过开展栽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活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全市开展“绿化茂名巾帼行动”主题绿化活动以来,全市各级林业和妇联部门密切合作,扎实工作,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巾帼林”。
  团市委联合六个部门以“有喜事·来种树”为主题倡导开展公益植树系列活动,引导市民群众认种认养“同心树”“幸福树”“爱情树”“奋斗树”等,见证其爱情亲情、学业事业。
  值建市60周年之际,茂名日报组织万人开展了好心湖健步行系列活动之一的“拥抱春天播种绿色”植树活动,健步者完成环湖健康之旅后,在茂名露天矿博物馆南侧亲手种下“好心树”,共同在露天矿生态公园好心湖畔打造一片“好心林”。“好心林”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香港茂名同乡总会、上海市广东茂名商会、茂名市民营企业商会等13家企业分别捐种了“好心树”。
  共5千多人次在露天矿生态公园开展30多场次植树活动
  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露天矿生态公园树木认种认养认捐活动”,鼓励单位或个人对林木绿地进行认种认养认捐,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城乡绿化的积极性,得到了市直各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各区(县级市)绿委办将认种认养认捐树木绿地与营造纪念林、开展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相结合,各行各业和城乡群众认捐认种认管及捐资植树蔚然成风,使义务植树成果不断扩大。据统计,我市有200多个单位、社会团体共5300多人次到露天矿生态公园进行了30多场次的植树活动,共种下主题林20多个、苗木13000多株。
  全市累计完成造林更新143.45万亩
  我市新一轮绿化茂名大行动启动以来,以义务植树为切入点,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标,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绿地建设、美丽乡村等为重点,引导村民积极开展村屯绿化、庭院绿化、荒山绿化、四旁植树和房前屋后绿化美化,整体改善村容村貌。
  据统计,近七年来,全市累计完成造林更新143.45万亩,新建及完善提升生态景观林带210.9公里,新增森林公园81个、湿地公园11个,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1341个。5个乡镇被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小镇”,55个乡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