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少儿春晚


  编者按: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茂名”为主题的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将于2月9日在新华社现场云正式播出。本次少儿春晚从1月下旬开始向全市进行节目征集,并邀请茂名本地知名艺术团参演,共云选出20个节目参加少儿春晚节目录制,其中有不少入选的节目都曾荣获大奖。届时,将为广大市民送上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
  近日,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已完成现场录制,歌舞、朗诵、情景剧、乐器演奏等20个形式多样的节目,可谓精彩纷呈。为让市民提前感受这场丰盛的文化盛宴氛围,连日来,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深入现场,搜罗最新资讯,倾心聆听节目背后的动人故事。

架子鼓表演《呼吸与生命》
用鼓声诉说孩子心声 用鼓槌敲响新年新声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闵灿摄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茜
  在这次“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茂名”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中,茂名市东湾学校带来的架子鼓表演《呼吸与生命》,节奏强劲,气势磅礴,让人惊艳。
  该校的架子鼓表演队由6位小朋友组成,他们身穿整齐的服装坐在鼓凳上,在激昂的节奏中,他们手脚相互配合默契,鼓声随着手中鼓槌敲打的频率时而单调,时而繁杂,时而缓慢,时而震撼。每一次击打仿佛在叩敲观众的心门。那激越有力的声音,复杂多变的节奏,小小鼓手挥洒自如的投入表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精彩的演出背后,是孩子们不懈的努力。“刚开始排练的时候,其实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学校的表演指导老师告诉记者,因为这支表演队成员年龄跨度大,最小的孩子才六岁,最大的十三岁。因为年龄相差大,学生之间的能力和程度也都不同,所以一开始的时候训练是非常困难的,6名小朋友总是很难把节奏保持一致。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们决定对每个小朋友都使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如对年纪比较小的,可能对于拍子节奏的理解不太到位,老师们就会选择用音乐感觉来进行指导,在一些激昂的音乐中,棒槌的敲打就要快一点,在柔和的音乐中敲打就要慢一点。而对于年纪稍大的学生们,老师就会教如何打节拍。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的表演有了很大的进步。当问到排练过程累不累的时候,小朋友都表示虽然累,但很值得。“虽然过程有点难,但是我们展现了好的表演,所以还是非常开心。”小鼓手孙铭睿笑着说。
  据茂名市东湾学校体卫艺主任杨卡国介绍,这次的节目经过精心挑选,最后决定选用架子鼓表演,是因为少年是最有活力的群体,架子鼓也正好可以释放孩子的天性,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敲打出动听的音乐,随着节奏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想法,孩子们用一个小小的棒槌,敲响新年的美好新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架子鼓节目《呼吸与生命》曾经获得广东省少儿才艺大赛茂名赛区金奖,第十三、十四届百花奖茂名赛区一等奖。
  据了解,茂名市东湾学校以弘扬“好心精神”为核心,将“以心为本,诗礼传家”为办学理念,致力培育知书达礼、全面发展的好心人。学校坚持“润心德育”,通过书艺节、诗文节等活动育人,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目前学校已开设二十多个社团。

茂名市阳光舞蹈培训中心小演员倾情表演《英雄王二小》
用心更用情 以感动自己的作品去打动观众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朱杰祺
  牛开丰稔景,燕舞艳阳天。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茂名”为主题的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已于近日完成全部录制。今天,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带您走进少儿春晚节目中的原创少儿舞蹈节目《英雄王二小》,了解节目背后的故事。
  少年儿童学习英雄榜样,接受红色教育,更能激励孩子们勇往向前的民族精神。茂名市阳光舞蹈培训中心吴群莲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前期根据家喻户晓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创作了少儿舞蹈《英雄王二小》,希望同学们学习先烈无私无畏的气概,胸怀祖国,壮志凌云。”
  记者了解到,茂名市阳光舞蹈培训中心原创作品《英雄王二小》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放牛娃王二小为了后方机关,为了几千老乡,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的英雄故事。作品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牛拟人化塑造成和王二小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采用丰富的舞台调度和富有个性的动作语汇,再现了抗日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表现了王二小勇敢和坚强、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这种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在舞蹈排练现场,茂名市阳光舞蹈培训中心的老师们对孩子严格要求,对舞蹈有专业上的追求,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队形,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要求到位。该培训中心吴群莲老师表示,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教舞蹈的同时也是在教孩子戏如人生,做戏如做人,给孩子传授戏比天大的精神。
  为了进一步表达《英雄王二小》作品的精神,作品编导吴群莲老师经常在上台前用心给孩子们说戏,热泪盈眶地讲诉那段红色历史和英雄岁月,使得孩子们每次登台都倾力演绎,小演员每次演出结束都会被自己塑造的英雄人物感动得热泪盈眶,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不能自拔。而舞台边上的群莲老师眼睛也一样饱含热泪,在她看来,正是有这样一群内心善良、温暖的小演员才能演绎出这样一个激励人心、健康向上、传递正能量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英雄王二小》曾在首届全国舞蹈世界网络大赛中荣获特金奖,在广东省少儿舞蹈大赛中荣获金奖。小演员们对英雄王二小的塑造和刻画非常到位,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据了解,茂名市阳光舞蹈培训中心成立至今已有17年,是具有省级专业资格的舞蹈培训机构,荣膺广东省文化厅颁发的“广东省少儿艺术培训示范基地”、广东省舞蹈家协会颁发的“中国舞考级指定培训中心”、“中国舞考级指定考场”资质。该中心一直潜心钻研少儿舞蹈教学,并创作了大量富于正能量和健康向上的舞蹈作品,是我市最早获得中国文化部“群星奖”的机构,中心为广东的文艺舞台培养了大批舞蹈人才,并创作出一批健康向上、富有童真童趣的少儿舞蹈,在全国、省、市的文艺比赛中频获大奖,硕果累累。

茂名市特殊教育学校舞蹈《小小鸡与胖胖鸭》
一群“特殊”的孩子用一年时间换来的心血之作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朱杰祺
  在“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茂名”为主题的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节目中,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节目,那就是由茂名市特殊教育学校的23位听障学生所表演的舞蹈《小小鸡与胖胖鸭》,她们排着整齐的队形,踩着音乐节拍,跟着老师做出一个个舞蹈动作。看着她们灵动的舞姿,以及与音乐协调的配合,你不会想到她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
  舞蹈《小小鸡与胖胖鸭》讲述的是小鸡和小鸭原本经常打闹,互不相干。当遇上大灰狼时,小鸡和小鸭团结互助,发挥聪明才智打败了大灰狼,最后它们成为了好朋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中的大部分演员都是小学生,最小的仅七岁。而该节目是经过反复的修改,直到完成一共花了近一年的时间。
  “很心疼,可是要练好基本功,吃苦是必须的。这些道理孩子们都懂,虽然辛苦,但没有一个孩子打退堂鼓。”茂名市特殊教育学校舞蹈老师告诉记者。在排练的过程当中,该校的舞蹈老师需要比常人付出加倍的爱心和耐心,她们牺牲了很多休息的时间,不知道喊破了多少次喉咙,不知道耗尽了多少体力。由于孩子们听不到声音,节奏感偏差。老师们就要通过鼓声和手势来提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这样的声音几乎每天在舞蹈室里此起彼伏,甚至循环上百次上千次。老师们除了反复示范还要一个个学生轮流纠正动作。一次做不好,就十次二十次……,学生跳多少遍等于老师也跳了多少遍。“再来一遍”已经成为了老师们的口头禅。
  排练时间长了,学生会厌倦会发脾气,老师们就要想方设法使出各种“招数”。给她们讲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有些孩子一时学不会动作,就要多鼓励多表扬。课余时间带孩子们到户外做游戏或者实践活动,调节身心,缓解排练的紧张情绪。
  茂名市特殊教育学校文艺工作负责人李春燕主任表示,“由于大部分学生住校,我们的舞蹈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给予她们无数的关爱。孩子生病了,带她们看医生;孩子受伤了,为她们涂药;孩子们想家了,为她们做好吃的;天气冷了,提醒她们添衣裳;天气热了,督促她们勤洗澡……孩子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自然就配合老师认真排练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师生们最终还是坚持完成了整个作品的排练。孩子们也慢慢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照顾彼此。也正如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遇到困难时就要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十届广东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中,舞蹈《小小鸡与胖胖鸭》以第三名的好成绩获得了银奖,受到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茂名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蓝华坤开心地说,“家长们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舞台上尽情演绎,自豪得热泪盈眶,纷纷向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她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在舞台上是那么的自信,那么的阳光,一点也不比健全的孩子逊色!是的,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的孩子不一样却又一样。她们虽然听不到,但是她们一样能做到!作为老师,看到这些特殊的孩子们一天天成长,我们心里无比自豪!”

羽奇文化艺术中心古典舞《风中月》融柔美与阳刚于一体
24位演员全是“舞林高手”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岑稳摄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林夏
  夜色下,微风中,皎洁的月光温柔如水。如花一样的少女在夜色中翩翩起舞,经历了尘世的洗礼,变得铿锵有力,如风雨中的玫瑰。这是广东茂名羽奇文化艺术中心选送参加“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茂名”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的节目--古典舞《风中月》,有着独特的艺术美感。
  近日,羽奇文化艺术中心的魏建萍老师接受了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专访。她首先向记者讲述了这个节目的构思,“我们的小孩一直学古典舞,所以我们想排一个专业剧目,让她们展示一下舞蹈水平。这个节目将古典舞的身韵串联起来,前半段展现了古典舞的柔美,后半段展现了古典舞的阳刚之气,将古典舞的柔美和阳刚之气都展现了出来。”
  该节目有24名舞蹈演员,均为该艺术中心的高级班学生,年龄在11至14岁,是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一初二的女生。她们已经练习舞蹈多年,是从该艺术中心各个舞蹈训练班里脱颖而出的“舞林高手”,体形条件非常好。
  1月28日晚上,这24位女孩子来到了羽奇文化艺术中心的舞蹈室,开始了古典舞剧目《风中月》的第一次排练。从当天晚上开始,每天排练几个小时。到1月30日下午,她们已经排好整个剧目。从当晚起,老师开始给她们“抠动作”,指导她们把每一个动作细节做到精准到位。到了1月31日,这天是录制节目的日期,这个节目即可达到登台表演的水准。
  记者从魏老师手机拍摄的《风中月》排练视频片段看到,一群身姿曼妙、充满自信的女孩子,随着音乐节奏轻盈起舞,动作娴熟流畅、整齐划一。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她们排练这个节目却仅用15个小时。“因为孩子们的基础好,她们排起节目来就比较快。”魏老师说,这个节目是一个专业的舞蹈节目,对于动作的要求比较高,而这24位演员都是经过长期训练的。
  “其实她们排练都挺辛苦的,因为这是专业舞蹈,对于业余学舞蹈的孩子来说难度还是挺大的。像现在冬天这种寒冷的天气,孩子们排练每天都湿几身衣服,汗水湿透了训练服。”魏老师说,“她们都非常认真刻苦,因为我告诉她们,她们是由我们中心从各个班选出来排节目上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参加,她们都觉得很骄傲,很珍惜这次机会。”

茂名市祥和中学红色经典朗诵《天一亮,你就会看见太阳的微笑》
致敬经典!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朱杰祺
  “我走了,太阳我带不走,你跟着它呀!永远地跟着它呀!朋友,努力!天一亮,你就会看见太阳的微笑。”在“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茂名”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节目中,红色经典朗诵《天一亮,你就会看见太阳的微笑》是出自茂名市祥和中学文艺类的经典原创作品,该校学子通过感人至深的演绎方式诠释了化州革命烈士李卡身为共产党人大无畏的精神气慨。
  《天一亮,你就会看见太阳的微笑》是广东化州革命烈士李卡的狱中遗书,写于1949年8月25日,遗书字里行间透露着李卡烈士为理想献出一切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一位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变的初心。这封李卡烈士遗书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上被宋春丽(江姐扮演者)朗诵,感动了亿万人民。
  令人尤为关注的是,本节目两位主诵者分别是该校初三级学生古玥芊和初二级学生石一诺。古玥芊和石一诺曾分别作为广东省初中组唯一代表选手参加第四届、第五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表现出色,为广东省、茂名市以及祥和中学增光添彩。在节目中,石一诺同学以低沉磁性、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向大家娓娓讲述了革命烈士李卡的事迹,古玥芊同学用充沛的情感时而委婉深沉时而激昂有力朗诵了李卡的遗书,她们声情并茂的朗诵,使李卡的革命故事久久回荡在耳畔。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茂名市祥和中学在党委书记、校长黎瑞富同志的带领下,大力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创建红色育人品牌,全体师生通过读红色书籍、观红色影视、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红色经典朗诵会、红色文化征文、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访谈等活动,积极营造“红色”育人氛围,着力打造“红色校园”。其中,原创红色经典朗诵节目《天一亮,你就会看见太阳的微笑》表演者以声情并茂的演绎、饱满的舞台表现,让全体师生经受了深刻的精神洗礼,加深了对红色经典文化的理解与感悟,红色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人的脑海里。
  为了给观众们呈现一个精彩节目,通过节目把李卡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该校彭雄东副校长亲抓,杨敏书记通宵达旦制订出活动方案、寻找素材,田君主任反复朗诵文本揣摩表达技巧,梁春婵老师一次又一次修改文稿,黄春燕老师为学生调整一个又一个动作和表情,何福成老师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剪辑视频、合成音乐,石一诺和古玥芊为了把握好某一句话的语气都反复练习好久好久,伴舞的同学不厌其烦地练习动作和表情……
  “我们这一代就是施肥的一代,用自己的血灌溉快将实现的乐园,让人类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的任务,是光荣不过的事业……”茂名市祥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黎瑞富表示,“让我们重温革命烈士李卡的故事,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使之成为具有坚定信仰、远大理想和伟大民族精神,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