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过节须警钟长鸣


  

蔡 湛
  元旦春节前夕,茂名市纪委监委通报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的典型案例,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此为前车之鉴,坚决纠治“四风”,对严明纪律拒腐防变不可松口气歇歇脚。
  在节日关键时点敲响反腐倡廉警钟,不仅再次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而且进一步印证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必须保持定力,寸步不让。
  常言道,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针对年节人情往来增多特征发出纪律警示,体现了监督靠前,防范于未然的主动作为、激浊扬清思路,而绝非“小题大作”“多此一举”。根据案例分析,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仍然是违规收送名贵特产与礼品礼金问题数量的“波峰”。这种以节日气氛为掩护、以“联络感情”为幌子的违规行为,具有顽固性与复杂性,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推进,驰而不息,踏石留印。目前,随着相关法规的健全与实施,加上管理的规范与严细,正常“节日福利”已进入制度轨道,底线红线清晰可辨,违规操作失去了空间。借着走亲串友、迎来送往的机会,送礼行贿,趁机敛财,不仅违反纪律与法规,而且严重戕害政治生态和单位风气。节日腐败问题往往具有小额多次、持续多发的特点,反腐倡廉必须防微杜渐,从源头治理入手。尤其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对小微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识别、发现与处置,多管齐下举一反三,形成廉洁过节拒腐防变的牢固基础和风气导向。
  廉洁过节监督在前,还必须警惕和抓准不正之风与违规行为的隐形变异问题,着力做好“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节日通过微信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金、利用过节打麻将扑克等娱乐活动变相受贿、巧立名目违规发放节日福利、移花接木违规报销个人过节费用、节日期间公车私用及违规公款旅游等,都折射了以过节为由踩踏纪律红线的突出问题。因此,除了从严执纪外,引导党员与干部廓清遵循纪律与“礼尚往来”关系,做到守规则“不越界”,生活上“不出圈”,工作上“不出格”也至关紧要。尤其要教育党员与干部在遵纪上不可让侥幸心理作祟。古人言,“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在遵规守纪上要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即使在节日人情往来增多的氛围中也能守住纪律红线。从对歪风邪气见怪不怪,到抱着侥幸心理随波逐流,再到公然违背原则践踏原则,距离并不遥远。一些节日里从侥幸开始的违纪沉沦案例告诉我们,廉洁过节是党员干部必须写好的一道必答题。敲响廉洁过节警钟,正是对党员干部严管厚爱的真切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