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13个志愿服务队每月每周深入包联村开展工作

村民养成良好习惯 村居环境焕然一新


  

市民政局干部职工志愿服务队清理包联点高山镇坡头村主次干道杂草、杂物。(资料图片)
■记者文华春 通讯员谢艳丽
  本报讯自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根据包联村的实际情况,科学制订包联工作方案措施,动员全体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躬行践履,扎实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包联工作。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扎实工作,成效显著,该局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包联点位于城乡结合部的高山镇坡头村,基础薄弱,群众意识较差,自接受帮扶任务开始,市民政局迅速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13个志愿服务队。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明晰职责和分工,保障全局上下一致,坚定信心协力做好工作。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每年,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坡头调研,结合该村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包联工作计划,把任务分解落到实处,局领导班子成员更是率先垂范,经常下沉一线,每月每周坚持带领志愿服务队深入包联村开展工作。

加大投入 改善环境
  针对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三年来,市民政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该村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指导包联村安装四防装置,进行环境整治,并坚持每周安排干部志愿者到包联点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活动,形成常态工作机制。三年来,组织发动干部职工“清洁家园”志愿活动200多次,清除了村中“牛皮癣”,清理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卫生死角,清除生活垃圾、陈旧垃圾、建筑垃圾、杂草杂物等,推进垃圾分类收集、运送。该局领导班子深入包联村调研,帮助指导包联点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村中主干道污水排放问题,该局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支持了10万元资金集中用于村中排污渠改造;针对村委办公场所设施简陋单一情况,申请福彩公益资金10万元为村委添置电脑、办公桌等,改善了村委的办公环境;支持30万元建设村老人活动中心。三年来,在市民政局全体干部、村干部的持续共同努力下,坡头村辖区内的臭水沟实现了污水排放整治,杂草丛生的荒地改造建设成了绿道、广场,学校门前空地改造成了健身长廊,水塘改造成了革命历史遗址广场,村居环境焕然一新,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广泛宣传 营造氛围
  为提高包联点高山镇坡头村民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知识的了解与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支持,市民政局对包联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活动,该局指导包联村制作宣传墙200多平方米,每年印制健康教育宣传专栏4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专栏4期,制作宣传牌100多块、横幅50多条,重点宣传健康教育、卫生防控、控烟、病媒防制等知识。该局领导定期带头组织志愿者深入村中走街入户,发放创卫宣传环保袋、宣传折(页)1000多份,向广大居民群众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大决策部署、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大力宣传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政策文件、健康教育宣传知识,宣传文明行为规范和环境卫生常识,使群众了解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包联村群众的卫生意识、创卫意识,促进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从而主动参与到创建活动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风尚。

落实责任 关爱延伸
  市民政局在严格落实创卫包联工作的同时,更是以“民政为民”的关怀精神关爱村中的村民,该局经常组织社工志愿者深入村中关爱村里的孤寡老人、困境儿童,全面落实弱势群体关爱保护机制,确保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同时每天坚持派干部志愿者到村里协助村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寒保暖工作、复工复学工作,市民政局创新“社工+志愿者”的帮学形形式,走访入户为孩子们、家长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学习、心理辅导,通过服务增加了儿童自我保护和家长保护儿童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