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化州致力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新引进超千万元项目23个,协议投资总额22.70亿元
化州产业转移园的规模不断扩展。 本报记者丘立贺摄
■记者梁雪玲
本报讯去年来,化州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措并举,上下联动,全方位、全领域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据了解,去年前三季度,该市新引进超千万元项目23个,协议投资总额22.70亿元,其中:新引进工业项目7个,协议投资总额6.60亿元,新开工项目14个,投资总额12.67亿元。
打造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该市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化州市招商引资项目、重点项目预审批(一表预审)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印发施行。推行招商引资项目、重点项目“一表预审”投资项目承诺制,“超常规、合程序”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大幅缩短项目从确定到开工的前期工作周期,达到节省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又避免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大力推进重点项目联合审批、容缺审批机制,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领导挂钩制,对企业开办、纳税、施工许可、水电气报装、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大幅精简审批、压缩办理时间。确保审批时间压减到45个工作日、开办企业压减到4.5个工作日。
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该市出台了《化州市工业企业招商引资激励办法》,有力地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此外,该市先后出台了《化州市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规则》《中共化州市委办公室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市招商办工作职责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工作职责,突出硬指标、硬任务,注重实绩、实效,提高了招商引资的奖励额度和奖励面,进一步调动了全市招商工作积极性。
此外,加强招商队伍建设。该市领导高度重视招商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并加强考评工作。强化对全市各镇(区、街道)、各部门引进项目及企业服务等进行督促检查,及时调整招商引资工作管理考核办法,健全项目洽谈、评审、落地推进、绩效考核、服务保障等工作推进机制,勤调度、重帮扶、严考核、促推进,充分调动各级“大招商、招大商”的积极性,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汇聚多元化招商力量
该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及“一把手”工程,纳入绩效考核,全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都认真履行“第一责任”,带头走出去开展招商引资,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招商引资,并主动热情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各部门、园区通力协作,汇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大力推行全领域招商,加大招商宣传,集中力量,大干快上,紧盯目标,狠抓落实,重大招商项目要做到上下贯通、一抓到底,切实营造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同时全力开展招商对接,组建招商小分队,开展小分队精准招商对接活动,积极参加省、茂名市组织的各类投资洽谈活动和各地商会活动;并自主举办各类招商推介、集中签约、集中开工活动,大力宣传化州投资环境,提高投资影响力。
紧盯大企业开展招商活动
该市领导带头持续开展“周末招商行”活动,由市主要领导带队,充分利用周末及空余时间实施周末招商行活动,积极做到“五个跑”,即跑省职能部门、跑协会、跑名企、跑园区投资公司、跑商会等,采取“点对点”“面对面”“实对实”的精准招商方式,努力跑出招商引资新成效。同时,该市深入研究对接一些粤港澳大湾区成本高想外包的配套项目、业务,全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乡贤回乡投资创业。紧盯三个500强、央企、行业百强等大企业以及独角兽、行业隐形冠军等高新技术企业,全力招引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财政贡献大的大项目好项目。
全程做好项目引进落地对接
该市主要领导每季度都亲自主持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并多次组织住建、国土等部门召开项目建设工作协调会议,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扎实推进项目的建设、落地工作。
此外,该市切实加强招商宣传。在对全市投资环境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修改制作招商引资宣传片、宣传画册,策划、包装一批重点产业招商项目,以高质量的宣传材料为开展精准招商提供坚强保障。利用好微博、微信、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和电视、报纸、广告牌等传统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招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