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用好心管好城 建设魅力“滨海绿城”
——茂南区城管执法局真抓实干谱写“十三五”发展华章
图1、2019年8月,茂南区召开创建“门前三包”示范街现场会,茂南区城管执法局在迎宾路“门前三包”示范街作经验介绍。
图2、市区合力花园垃圾分类示范点,智能垃圾四分类设备投入使用。
图3、洒水车清洁作业,减少路面浮尘。
图4、实施“厕所革命”之后,江东北路公厕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图5、执法人员深入夜市,对摊档主进行教育劝导。
图6、规划执法大队出动大型机械,依法拆除违法建设。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霞通讯员张小英
“这五年,茂名变了!茂名美了!”如今穿梭在茂名的大街小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天蓝、地净、人和的和美画卷:公园、道路旁树木郁郁葱葱,城市道路整洁卫生,市容秩序规范有序,市民群众文明有礼……这是市民和游客的切身感受,这也是市中心城区“管家”茂南区城管执法局“用好心,管好城”,谱写出来的美丽诗篇。
“十三五”时期,在茂南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城管执法局的具体指导下,茂南区城管执法局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目标,坚持“用好心,管好城”工作理念,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推动了市中心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跃上新高度。2018年,该局被住建部评为“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中表现突出单位。2020年,该局被茂南区委、区政府评为茂南区先进集体。
环卫管理精细化 城市绣出高颜值
茂南区城管执法局负责市区约950多万平方米路面的清扫保洁,为市区11万多户居民提供垃圾收运服务,管护市区压缩站22座,公厕56座,每年清运垃圾25万多吨,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为了让“好心茂名”更美好,该局对环卫作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把中心城区的环卫服务全面推向市场,提高环卫作业标准,形成了“保洁公司一杆到底,管理作业相互分离,垃圾清运全面覆盖”的管理格局。目前,中心城区清扫保洁实施“三大扫三保洁”和人机结合一体化作业,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2.5%以上,主要道路实行16小时保洁,一般街道实行12小时保洁。主次干道路面每天清洗4次,从凌晨4时至晚上11时进行喷雾降尘,有效防治重污染天气。为全面提升环卫服务水平,该局和环卫承包公司购置环卫专用车辆163车辆,电动保洁车100辆,人力车150辆,并为每辆车安装GPS系统实行实时监控,全面实现了生活垃圾收运压缩化、密闭化,生活垃圾密闭运输率达100%。
创新垃圾收集模式,该局撤销道路两侧垃圾桶,推行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安排压缩运输一体车每天两次播放音乐上门收集门店商铺的垃圾。提高果皮箱、垃圾桶收运频次,有效改变了道路两侧垃圾乱堆放影响环境的情况。城中村推行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进村收垃圾,积极改善城中村卫生状况。落实垃圾收集点专人管理,每天擦洗垃圾桶、果皮箱,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
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该局在小区摆放环保垃圾桶4000个,设置分类垃圾房110个,在道路设置标准垃圾废物箱2300个;在龙岭设置大件垃圾分类转运场,在金塘设置大件垃圾破拆中心。建成市委宿舍、市府办公大院等13个智能垃圾分类示范收集点及大园厨余垃圾处理站、大件垃圾破拆中心,打造岭咀村等5个垃圾分类示范点以及福华小区宣传示范点,城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70%,河东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创建任务完成80%,年底将全面完成垃圾分类年度工作任务,垃圾分类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全面提升公厕、压缩站“颜值”。该局大力实施“厕所革命”,仅用5个月时间,高规格新建、改造完善公厕56座,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厕所152座,提前超额完成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新建龙岭、南香、乙烯市场、官渡公园、新华街道、西城等6座垃圾压缩站,市区压缩站由“十二五”期间的16座增至22座,并对所有垃圾压缩站进行升级改造,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能力。
市容执法用实招 城市治出新品位
目前,该局市容执法共设置河东南、河东北、河西和茂南开发区、机动等5个市容执法大队,负责中心城区约60平方公里的市容综合执法工作。2016年至2020年,共出动市容执法人员约31.46万人次,执法车辆约5.46万台次,整治流动摊档4.33万摊次,整治占道经营13.23万间次,清理乱搭建乱拉挂8.19万平方米,清理垃圾约2.49万吨。
实施网格化管理,该局将中心城区划分为9个网格片区,分别对接局领导班子成员和责任部门,落实班子成员每天轮流带队巡查,执法队员全天候巡查制度,形成“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监管格局。打造“门前三包”示范街,该局强化党建引领,联合街道、市场监管、交警等部门,创新实行街长制、楼长制,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全面开展创建“门前三包”责任制示范街,以点带面推动“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目前,各街道至少建成一条“门前三包”示范街,相关做法被“学习强国”平台推广。
为了让城市更有序更美丽,该局采取“疏堵结合”措施,重点整治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和流动商贩乱摆卖问题。一方面是堵。该局严格执法,联合市场监管、物业管理、交警等部门开展一系列市容整治行动——开展马路市场整治,彻底取缔了占道经营10多年的红旗中路蔬菜临时批发市场、龙山路临时五金市场、橘洲三街临时农贸市场、健康路临时农贸市场、桥北沙院路临时农贸市场、为民路临时水果摊档等马路市场,还路于民;开展占道经营系列整治,开展了市场、学校周边乱摆卖专项整治,机动车载货摆卖专项整治,乱搭建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大排档、烧烤档专项整治,茂名大道石材、钩机门店专项整治,乱停乱放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入室经营;全面开展市容“十乱”整治,完成了对河西市场等市区10多个农贸市场周边,对市十七中等所有市区中小学校周边,站东小区、苏上学、新塘仔村等20多个小区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十乱”现象整治任务,全面提升市区市容市貌水平。
另一方面是疏。在全面整治市容乱象的基础上,该局合理设置疏导点,有效解决占道经营和乱摆卖问题。一是划定农贸市场流动摊贩点。联合市区各农贸市场,划定流动摊位摆卖点,明确摆卖区域、区分类别,引导自产自销小摊贩进场规范经营,有效整治了市场周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二是设置临时应节摆卖点。结合我市特色水果季节和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在滨河北路、文明北路、江东北路、红旗南路等路段,设置荔枝、三华李、龙眼水果一条街,月饼一条街、迎春花街等应节临时摆卖点,集中引导摊贩规范经营。三是配建规范的专业市场。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在滨河北路和双山五路建设了水果街,有效整治了为民路占道经营的水果档;在新湖路建设了成衣街,有效疏导了方兴市场成衣档;在大塘、沙院路等建设农贸市场,疏导了红旗中路、沙院路等马路市场。同时大力推进隔坑夜市、低埒夜市建设,彻底根治市容“十乱”现象。
规划执法出重拳 城市树起新风尚
该局设置6个规划执法大队,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约120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执法工作。2016年至2020年,共出动执法人员约6.53万人次,执法车辆1.93万车次,发现违法建设997宗,整治违法建设约24.20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重拳整治,城市建设呈现出新风貌。
为做好打击违法建设工作,该局将规划执法任务逐级分解,强化责任,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执法大队细落实;同时制定工作方案,认真部署、持续推进,细化工作措施,科学划分执法巡查区域、巡查线路和巡查频率,实现早、中、晚不间断巡查。
强力整治重点难点违建问题,该局联合属地街道和区公安、规划、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行动。一是对茂石化炼油厂卫生防护距离搬迁安置区域周边、茂名火车站周边、石珠路及高岭路周边等重点区域进行严密防控,对新坡镇黄竹塘村、白银岭村及露天矿山边村等处的违建进行大规模清拆行动,确保了茂石化炼油厂卫生防护距离搬迁安置工作和火车站建设顺利完成。二是配合开展市容“十乱”整治,对辖区内乱搭乱建、乱拉乱挂行为进行全面整治,拆除清理乱搭建3万多平方米。三是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对大园路、站南片区、河西片区、羊角镇储备地等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拆除面积5万多平方米。四是加大对城乡道路两侧违法建设的巡查力度,按时完成市政府2016年至2018年三年拆除23宗历史遗留违法建设工作任务,拆除面积4870平方米。落实广东省内高铁铁路沿线综合整治工作,依法拆除违建74宗,拆除面积6000多平方米,提前完成整治任务。五是完成区违建治理攻坚任务,2019年完成年度拆除任务107%,2020年已完成年度拆除任务92%,年底将全面完成年度任务。
针对市区新增新建楼盘违建现象较多问题,该局成立专门执法小组进驻现场,对荔晶新城、财富世家、恒福尚城、锦绣中华、时代尚品等楼盘进行排查、监督、整治。通过加强日常巡查管控、教育劝导、下发限期整改通知等措施,违建住户自行整改59户,依法强制拆除20户,大力遏制了新建楼盘的违建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