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挑起“首善之区”的创卫担当

——专访茂南区委副书记、区长廖述毅


  本报记者王霞 杨珮珮

9月8日至10日,全国爱卫办专家组将对我市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这次国家级技术评估是继国家级暗访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考核程序,也是我市创卫行程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关键一环。昨日,茂名日报记者就茂南区创卫进展情况,专访了茂南区委副书记、区长廖述毅。
  记者:我市开展创卫工作以来,茂南区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请您简要介绍茂南创卫主要有哪些做法?
  廖述毅:作为茂名市创卫主战场,茂南区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四个+”推进创卫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一是“领导+机制”,夯实创建基础。区委、区政府把创卫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干部群众全员上阵,建立完善了“网格化”管理、领导包联督战、督导考评、跟踪问效等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创卫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二是“宣传+常态”,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利用电子显示屏、广告牌、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和载体开展全方位、全覆盖宣传,建成创卫宣传长廊9个、制作“党建+创卫”宣传牌240个。“全民参与清洁家园”、“创卫红袖章,公益在行动”、“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多种的主题活动实现常态化。全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均注册志愿者,积极投身创卫一线,形成从上到下、从机关到家庭,人人关心创卫、人人参与创卫、人人支持创卫的良好局面。三是“党建+长效”,保障创建效果。坚持以党建引领创卫,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大力创建“门前三包”责任制示范路,设立“街长”“路长”,目前所有街道都已建成一条“门前三包”示范路(街);实行街长制、楼长制的管理方式,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全面深化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试点,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和教育劝导行动。四是“担当+奉献”,形成强大合力。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在创卫工作中讲政治、顾大局,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形成了一支主动担责、拼搏奉献、乐于奉献的创卫队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双报到”服务群众活动,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日夜奋战在创卫第一线,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认可。
  记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创卫”工作重头戏,请问茂南区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和成效?
  廖述毅:我区把创建工作与提升城市品质相结合,加大投入力度,建成了一批市民最关心、城市最急需的基础设施。配合市完成大园西路等10多条主次干道建设,开通了大园桥,对官山路等10多条道路进行黑底化改造,建成城市绿道约104公里。大力推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老旧小区升级改造,仅去年以来就实现硬底化道路363条,城中村道路基本实现硬底化和亮化。76个城市社区按照“一核五优六化”“最美社区”目标提档升级。创卫建成区内11个民营集贸市场中10个市场完成硬件设施改造,关停拆除1家,另设乙烯临时市场,均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仅用5个月时间全面完成“厕所革命”三年新建和改造56座公厕的任务,所有公厕达到国家二类公厕标准,同时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厕所162座,设置公厕导示牌280多个,所有公厕实行专人管理16小时保洁24小时开放。投入资金630多万元,新建乙烯市场、官渡公园、新华街道、西城等垃圾压缩站4座,全面修缮垃圾压缩站18座,全部安装生物制剂喷淋除臭设备,同时在福华、荔红、南香等3座压缩站安装空气净化系统,切实解决市区垃圾清运和压缩站臭味扰民问题。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目前我区建成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
  记者: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创卫的关键一环,请问茂南区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措施呢?
  廖述毅:我区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方面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完善管理模式。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实施网格化管理,各街道、社区均设置卫生管理机构,各单位均建立爱卫会组织或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推动形成了专业队伍管理为主,单位、居民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二是加强卫生保洁。通过公开招标将河东片区内街内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卫服务外包给企业负责,自2019年4月1日起城区环卫服务全面实施市场化,常态化保洁面积达850万平方米,城区街道每日人机一体作业保洁时间均超过16小时,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为90.4%。建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垃圾收集点安排专人管理,商铺垃圾定点投放及收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实现了前端收集密闭化、中转运输压缩化、末端处理无害化。三是抓好环境整治。成立联合整治小组,逐个小区开展“牛皮癣”、“十乱”等专项整治,全面清理卫生死角、垃圾黑点,依法拆除违章建筑。突出整治“六小”行业无证经营、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切实做到检查一批、规范一批,整改一批、提升一批,处理一批、震慑一批。四是大力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点。设置2300个垃圾分类废物箱、110座垃圾分类屋、4000个分类收集桶,加强对大件垃圾破拆中心管理,建成大园厨余垃圾处理站,2019年以来,共投入资金800多万元,成功创建了华海酒店、福华小区、岭咀村等3个垃圾分类示范点和7个新型智能四分类垃圾收集示范点,并在福华小区建设了一条125米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长廊。
  记者:今后,在创卫的工作中,茂南区将怎样巩固现有成效,落实长效机制,不断提升“首善之区”环境卫生,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廖述毅:创卫美化了家园,改善了人居环境,这种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感和舒适感,是市民的共同福祉。我区将把创卫工作中探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继续实行“网格化”管理与包联责任制等工作机制,全面打造提升“门前三包”责任制示范路,大力推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老旧小区提档升级。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行动,持续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结合“创文”、“创森”、“创平安”等工作,持续改善环境卫生、优化社会秩序,全面推动城区环境更美、更靓、更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