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籺味裹年味 传承茂名年



文/图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柯少鸥
在广东茂名,年味最实在的载体,莫过于那一枚枚软糯鲜香的糯米籺。做籺、吃籺,是刻在茂名人基因里的年俗,从农历十二月廿六、廿七的忙碌筹备,到蒸笼里升腾的袅袅香气,这枚小小的食物,串联起人们的过年情怀,也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与烟火温情。
茂名糯米籺堪称粤西美食一绝,主要种类有煮汤籺、菜包籺、薯包籺、寿桃籺、水籺、糖心糍、糖板籺、槌挞籺、灰水棕、艾籺、糯米糍、黄鳝棍、块籺、舂糍粑等;糯香粘稠性与各式馅香融为一体,颊齿留香。
寿桃籺印着“寿”字,是祝寿贺喜的吉利之选;煮汤籺泡在汤里,韧软入味,成了冬至的团圆标配;糖心糍甜润饱满,简单的制作工艺藏着最纯粹的甜香;艾籺裹挟着天然艾绒的清香,清热祛湿;还有街头巷尾常见的薯包籺,淋上猪骨汤热乎解馋。无论甜咸荤素,糯米的黏糯与馅料的鲜香总能完美融合,咬下一口,颊齿留香,满是地道的茂名风味。
这枚籺的背后,藏着茂名的发展脉络。相传古时茂名曾是荒芜之地,人们初时只能种薯类杂粮充饥,便将杂粮捣粉蒸煮,制成简易食物果腹。后来稻谷丰收,人们改良做法,用黏性更强、口感更佳的糯米粉做坯,配上蔬菜、肉类等馅料,才有了如今的“籺”。年复一年,做籺渐成风俗,从最初的果腹之物,变成了年节必备的美食,也成了茂名人犒劳一年辛劳、分享收成喜悦的象征。
对茂名人而言,籺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它是家人团聚时的欢声笑语,是邻里之间相互馈赠的温情,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最深刻的味觉思念。工作劳碌一年,岁末围坐一起做籺,盘点收成,分享酸甜,在大快朵颐中放松身心。
如今,时代变迁,生活节奏加快,但茂名人家做籺过年的习俗从未改变。那一枚枚承载着历史、风俗与亲情的糯米籺,依然在每个春节准时出现,用最纯粹的味道,守护着茂名最本真的年味,也将这份独有的文化记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