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四轮驱动”推动夏粮生产提质增效


  茂名晚报讯 近日,化州市同庆镇山口村的20亩连片水稻试验田里,20个水稻新品种在此展开“田间选秀”,近60名种粮大户前来“挑品种、学技术”。这场由化州市农技部门主导的品种试验,正是今年夏收攻坚战的一个缩影。当下,化州市通过“品种选优、技术集成、资源转化、智慧防控”四轮驱动,为夏粮丰产筑牢根基。
  实施品种选优工程,筑牢增产根基。建立“试验田筛选-示范片验证-大田推广”三级选种机制,在同庆镇山口村建设20亩连片试验田,集中展示20个水稻新品种,通过统一播期、统一移栽的标准化管理,科学评估品种丰产性、抗病性及适应性。并根据试验数据,计划每年更新推广品种,确保主推品种与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同步。
  推进技术集成推广,激活单产潜能。示范推广合理密植技术。在全市遴选61个实施主体建设1.5万亩水稻合理密植技术推广示范片,推广合理密植、“一喷多促”等技术措施。目前已完成早稻4000亩水稻合理密植技术推广示范,经省验收组抽测显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600.01公斤,较传统种植增产10%以上。实施粮油规模经营主体单产提升行动。2025年遴选2.74万亩种植基地,重点支持30亩以上水稻种植户、50亩以上玉米种植户精耕细作,通过“技术培训+物资补贴+跟踪服务”模式,力争亩均增产10%以上。2024年1.05万亩50家规模主体平均亩产提升5%,2025年目标提升至10%。
  开展甘薯产量提升行动。完成改扩建甘薯脱毒健康种苗网室大棚40亩和大田繁育基地400亩,建设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5000亩,示范推广优质品种和技术。
  深化资源转化利用,提升综合效益。依托富硒富锗土壤优势,打造富硒富锗水稻基地,在首批认定的55个富硒富锗产业基地中,有21个是水稻基地。农技部门着力指导农户将试验田筛选出的优质品种与富硒富锗土壤特性匹配,通过“良种+良法”组合拳提升产出效益。此外,化州市同步建设1500亩水稻高产高效示范片,将富硒富锗资源利用与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相结合,助力夏粮提质增效。
  构建智慧监测体系,降低生产风险。升级病虫监测网络,科学设置10个智能监测点,配置太阳能物联网测报系统7套、性诱测报系统10套,实现监测设备智能化、监测手段多样化,有效提高预警准确率。今年来累计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14期,指导农户适时防治,减少病虫害影响,为夏粮生产保驾护航。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梁郁文 通讯员朱敏 陈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