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信火乡传”实践团走进信宜市思贺镇

“三课融合”育新人 助推乡村教育振兴


法制课堂。通讯员 黄俊玮 摄

  茂名晚报讯 记者 陈琴 通讯员 周彦霖 郑玫婕 李诗园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信火乡传”实践团将课堂延伸至信宜市思贺镇的田间地头,创新性地把“党史学习教育、法治宣传、趣味化学”三课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教育振兴。

  党史课堂筑牢信仰根基
  实践团“红色讲师”钟宇晨以热播剧《觉醒年代》中的“红船”片段拉开党史课堂的序幕,生动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时刻。为增强课堂趣味性与参与度,他精心设计了三个互动环节:通过拼图游戏串联起百余年党史的脉络,让孩子们在动手拼接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借助歌曲传唱,让激昂的音符在孩子们心中奏响爱国的乐章;讲述英雄罗盛教的故事,让孩子们走近英雄、感悟英雄精神。
  这堂沉浸式党史课,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党爱国的种子,也在青年心中埋下了反哺乡村的初心。钟宇晨坦言,此次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未来投身乡村教育振兴的决心,希望用所学知识竭力帮助乡村孩子圆梦。

  法制课堂护航健康成长
  为满足乡村青少年对法治教育的迫切需求,实践团聚焦“网络安全”和“校园霸凌”两大主题,精心设计了互动性十足的法治宣传课。课程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在网络安全教育环节,孩子们化身“防诈小侦探”,携手识破各种骗局。还通过情景推理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的防诈知识。针对校园霸凌问题,“悄悄话传递”游戏,生动展现了谣言传播的可怕变形,让孩子们直观地认识到“拒绝传谣”的重要性。
  讲师雍栩凡道出了这堂课程的核心意义:“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心怀善意,努力保护他人。”这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课,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法治理念,在他们心中播撒下“互助互护”的种子。

  化学课堂点燃科学梦想
  实践团精心设计了两组递进式实验,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在“蓝宝石结晶”实验中,学生们亲手配置硫酸铜过饱和溶液,观察蓝色硫酸铜晶体的逐渐生成,感受化学变化的神奇与美妙。而在“大象牙膏实验”里,学生们自主将催化剂滴入盛有双氧水和发泡剂的锥形瓶中,瞬间可观察到彩色泡沫如喷泉般涌出,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这两组实验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化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科,点燃孩子们的科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