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基金强势回归

最牛基金收益率超被动产品近34%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报综合报道 在不同风格行情此起彼伏的背景下,年内主动权益基金已大幅跑赢被动指数基金。
  具体来看,业绩最好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率接近100%,比收益率最高的指数基金多出近34个百分点。无论是单只产品业绩排名,还是整体平均业绩对比,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均呈现出了投资优势。
  对此,基金人士认为,今年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占优,得益于市场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基金经理在选股上发挥出了主观能动性,对于下半年的市场机会,基金经理认为,科技、红利、新消费等众多领域都具备投资机会。

主动权益基金霸榜前十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8日,全市场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前十(以初始基金为统计对象)均为主动权益产品,以港股、医药、北交所这三类主题产品为主。
  其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98.16%的业绩排名第一,紧跟其后的是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中银港股通医药A、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今年以来收益率分别为81.45%、80.95%、77.14%和76.76%。排名第6到第10的有重仓港股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重仓医药股的华安医药生物A以及平安核心优势A、中航优选领航A、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
  在排名第11到20的基金中,有6只为主动权益基金,4只为ETF产品。其中,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收益率为64.26%,是今年以来收益最高的ETF产品。也就是说,与业绩最好的主动权益基金相比,ETF产品的最好收益低了近34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超越被动指数基金的情况较为明显。根据Wind统计,截至7月8日,普通股票基金(不同份额分开统计)年内平均收益率为9.0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80%),偏股混合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为8.6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75%)。而股票型指数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为6.29%,其中股票型ETF(包括QDII基金)的年内平均收益率为6.75%。

下半年或多点开花
  基金投研对下半年市场机会的预判,也并没有局限于医药等热门板块,而是认为多个领域均会呈现较好投资机会。
  中欧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展望下半年,国内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将助力经济实现温和复苏。随着货币适当宽松政策逐步落地,流动性也将进一步宽松,为A股和港股提供有力支撑,预计市场将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认为,就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而言,当前胜率仍然在较高水平上波动。下半年权益或优于固定收益,结构性的行情相对确定。
  在布局思路上,中欧基金表示多个领域会展现出潜力。科技方面,AI应用、具身智能等细分赛道前景广阔,随着AI技术持续突破,相关企业有望迎来业绩爆发;新消费的国产替代机遇持续增强;周期红利品种在利率下行环境下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相关题材也将随着养殖存栏的增长迎来修复;此外,区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电商增长加速、港股的低估值品种也是可以密切关注的投资方向。
  摩根士丹利基金则表示,接下来A股市场仍将沿着中国制造主线演绎,继续看好几个方向:一是科技成长,出口政策缓和对于具有海外产业链的公司更为有利;二是中国制造,包括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医药等,其中优质的公司需要重视;三是新消费,部分公司不但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海外市场拓展也极为顺利,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