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平定镇那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中柱:

带领村民种好“摇钱树”,勇当乡村振兴领路人


李中柱接受茂名晚报记者采访。

  村集体产业化橘红硕果累累。

▲参加化橘红和长白山人参交流会。

▶了解贫困户脱贫情况。

李中柱

  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到珠三角地区闯荡多年,却在打拼出一片天地时毅然回乡,在两广边陲山区当一名村支书。不为别的,只因为他始终心系家乡,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无论遇到多少艰难和委屈,他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军人的魄力和精神驻守乡村,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他,就是化州市平定镇那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中柱。他当上村支书时,那宾村刚被列为省定贫困村;4年后,那宾村即实现了100%脱贫目标;如今,那宾村乡村振兴工作更是走在前列,逐步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
“临危受命”而立年,回乡当起村支书
“你看,这些都是我们那宾村的化橘红……你看,这条是那宾河,我们沿河打造观光化橘红长廊……”6月27日,茂名晚报记者前往化州市平定镇那宾村参观走访,村支书李中柱如数家珍地为记者介绍村里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交谈中,记者留意到这名80后村支书已两鬓斑白。“嗨,事务太多,太忙,一下子老了,比实际年纪显老。”李中柱自嘲道。
  李中柱还说,如果有事找他,最好是晚上,并且尽量打电话,不要发微信。原来,自从当了村支书后,他天天忙得像陀螺转。
  但是,李中柱原本不必过这样的生活的。
  李中柱2002年12月入伍,2004年12月退役。退役后,当过司机,干过建筑,承包过工程,在珠三角地区摸爬滚打多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事业一度风生水起。但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李中柱都忘不了家乡,逢年过节总要回去看看。2010年,在家乡入了党;2013年,回乡投资建设了一个化橘红基地;2016年,当选平定镇第十六届人大代表;2017年,当选那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从此,他彻底告别大城市的生活,回到家乡扎根于从小就熟悉的农村。那时,李中柱刚到而立之年。许多亲朋好友都无法理解他为何年纪轻轻跑回村里。
  但李中柱作出这样的选择,并非冲动之举。他说,那些年每次回老家,看到家乡落后的环境面貌,看到村中这里道路不通那里泥泞破烂,看到乡人无收入来源只能撇下孩子和年迈父母纷纷外出打工,便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想着为家乡做点事……“2017年,那宾村‘两委’换届,老书记说我有能力,又是退役军人又是党员,希望我能回来为村里做点贡献。”当时,我们国家正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战。那宾村由于交通不便、生产落后等原因,于2016年被列为省定贫困村,而且,当时的那宾村管理也出现不少问题,正需要一个有活力有能力的带头人来团结和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本就对家乡有着深深情怀的李中柱,在老支书的一再邀请下,“临危受命”答应参加换届选举。2017年5月,李中柱顺利当选那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千头万绪农村事,全靠一颗为民心
  刚接手村“两委”工作,李中柱就发现,农村工作远比他想象中的要难做。由于年轻缺乏经验,许多老同志对他不服,甚至一些退下来的老干部都还想“惹是生非”。而且,农村工作的复杂也远超李中柱的预料,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抓起。
  李中柱有着军人不服输的精神,岂会轻易退却?他时时记得自己是一名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工作再难做也要坚持做好。他决定先从团结村干部和村民们入手,广泛听取意见,拟定那宾村的发展计划。于是,花大量的时间走村入户,认真听取老村长、老党员的意见,与村民打成一片。“千头万绪农村事,全靠一颗为民心。”很快,大家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的诚意,觉得他是真心想为那宾村做点实事的,都开始支持和配合他的工作。
  为了进一步凝聚群众力量,李中柱创新构建“党总支-自然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三级网络,争取资金3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集党建展示、文化活动、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党群服务中心,每日接待群众,成为凝聚群众力量的“红色家园”。
  那宾村约4.8平方公里,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起伏,凹凸不平。辖14条自然村,4000多人,人均耕地0.35亩。李中柱上任之时,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村容村貌之落后、村民收入之低都让他感到很心痛。经过深入走访调查,加上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李中柱便心中有了底,逐渐形成了发展思路。他主持召开村两委干部、村支部党员、村代表的会议,讨论那宾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符合那宾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之路。
  彼时,李中柱已经明确了那宾村要在几大方面进行改变。一是改变村容村貌,二是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并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抓好教育,培育人才。方向明确后,李中柱立即带领那宾村的“两委”干部和群众,先后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乡村振兴战略甩开膀子大胆干。
修路治乱变村容,引资筹钱兴教育
  那宾村位于两广边陲山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住区。李中柱首先利用好政策,争取一切能争取的项目和资金来改善那宾村的人居环境,包括修建水泥路,整治脏乱差,做好污水排放,实施集中供水,装好路灯,做好绿化,等等。
  这些工作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开展起来并不容易。李中柱尤其记得带领村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之初,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力。那宾的上军营村是平定镇“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的第一条村庄,动工前李中柱和村干部每天到村中了解群众的思想情绪,积极做好安抚和鼓励工作。动工当天李中柱请来平定镇党政“一把手”到村中召开动员会,为清拆工作鼓劲。在清理村中竹子时,有个叫文叔的老伯心里不舍得,试图阻止,李中柱发现苗头后马上去做其思想工作,劝导他可到山坡种竹子,并承诺今天清理村中杂乱竹子,今后必还他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保证了“三清三拆三整治”顺利开展。
  经过一系列的整治,那宾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李中柱和村干部又趁着“三清三拆三整治”的机会,谋划将各条村道进行扩建,把水泥路铺到村民家门口。记者日前在那宾村走访时,许多村民对那宾村的环境变化赞不绝口,尤其对宽敞的水泥村道大加肯定。村民余大姐提起李中柱就竖起大拇指:“李书记和这一届的村干部,为村里做了太多实事好事!”余大姐说的实事好事,除了修路装灯,还有重建那宾大桥,确保师生上学和群众出入安全;在那宾小学附近建设农贸小市场商铺200平方,方便周边群众;在那宾村路口建造群众体育健身场所,方便群众锻炼身体;购买垃圾车,组建垃圾保洁队伍,确保村中垃圾日产日清,等等。一件件、一桩桩的实事好事,为李中柱赢得了好口碑,使他深得村民民心。
  在改善村中人居环境的同时,李中柱还不忘抓村里孩子们的教育。许多人或许问,一个村支书抓教育能抓啥?李中柱深知“教育是乡村的未来”,也深知乡村和城市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因此,早在几年前他就想方设法引资在那宾村建立一个高标准的幼儿园。最终,以引资合作形式,投入400多万建设起那宾幼儿园,可容纳400多名学生,解决了当地及附近幼儿上学问题。记者日前前往采访时看到,那宾幼儿园环境优美条件好,孩子们在园内愉快地学习和玩耍。“我们村这个幼儿园,比城市里很多幼儿园还要美呢!”一名村民高兴地说道。李中柱对幼儿园的创办也感到很自豪,他说,那宾幼儿园属茂名市一级幼儿园,这在村里来说是很难得的。
  此外,李中柱还在2024年发起成立“那宾教育促进会”,发动乡贤捐资45万元设立奖教奖学基金,这也是化州市首个村级教育促进会,并获化州市民政局正式授牌。在政策激励下,那宾小学教师主动开展课后辅导,学生成绩大大提高,还有多名学生获市级学科竞赛奖项。
流转土地推产业栽好致富“摇钱树”
  从回乡担任那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第一天起,李中柱就在思考怎样才能帮助村民致富、增加村集体收入,因为这在李中柱看来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李中柱干了一件敢为人先的事,那就是搞“土地流转”!他立足那宾村的生态优势,大胆地把那宾村变成化州首个开展土地流转的行政村,并被化州市农业农村局挂牌认定为土地流转示范村庄。“土地实施流转后,村民的闲置土地得到利用,有想法有能力的村民也可以承包更多土地搞生产……”李中柱认为,在农村开展土地流转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土地流转起来后,李中柱开始鼓励和带领村民们种好化橘红。他认为,那宾村非常适合发展化橘红产业,但过去没人组织和带动,村民们都是分散性地种植,并且缺乏技术,化橘红产能和品质都不好。此外,由于没有本土加工企业为化橘红的价格兜底,收购价有时非常低,大大打击了村民种植化橘红的积极性。李中柱便和村干部谋划发展合作社,先后推动那宾村成立十多个合作社,并发动乡贤回乡投资,引进相关企业,创新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集约530亩土地发展化橘红、沉香等特色产业,其中化橘红产业发展尤为突出。
  在李中柱等人的谋划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那宾村还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开展技术培训23场,培育“土专家”15名,带动30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如今,那宾村化橘红种植面积从几百亩扩展到4000多亩,年产量突破20吨,年产值达300万元。尤为难得的是,李中柱推动那宾村打造了化橘红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注册专属商标,创建自主品牌,组建抖音电商直播团队,在平定镇直接带动就业300多人,间接带动就业1000多人,实现村民“土地有收入、务工有收入、化橘红销售有收入”,村集体收入也从2017年的不足3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25万元。为了让村民大胆放心去种植化橘红,李中柱利用早年创业赚的资金开设了化橘红加工厂,并不断扩大规模,不但能满足那宾村化橘红鲜果烘干需求,还能帮到周边几个行政村。同时,以收购有保底价的方式帮助村民应对市场变化。“当市场价上涨时,我们的收购价也会上涨。而当市场价下跌时,我们承诺的保底价不会变!”
  在那宾村采访时,李中柱兴致勃勃带领记者去“溜达”,看那漫山遍野的化橘红树。“我们引进外地企业,在这里成立了那宾村陈佰年化橘红基地,投资建设2000多亩规范化种植基地。未来还将继续扩大规模……”在一处种满化橘红的山野,李中柱兴奋地说道。
  今年初,以“中国化橘红让世界更健康”为主题的化州化橘红“药食同源”全球推介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李中柱跟随全国人大代表、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会长廖志略等人一起,把化橘红产品带到北京。“我回来后,村民们士气都很高。在第二产业需求大增的情况下,村民更有信心种植化橘红,把化橘红发展成共同致富的‘摇钱树’‘黄金果’。”李中柱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对于未来,李中柱还有个计划,就是通过发展化橘红等特色产业让村民致富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希望未来五年能让集体收入达到100万。这样我们就有更多资金投入到那宾村的基础建设,把那宾村打造成为一个标准的美丽宜居乡村……”李中柱对那宾村的未来充满憧憬。